卷五·晋之亡与秦隋异
自尧、舜及今,天下裂而复合者四:周之末为七战国,秦合之;汉之末分为三国,晋合之;晋之乱分为十余国,争战三百年,隋合之;唐之后又分八九国,本朝合之。然秦始皇一传而为胡亥,晋武帝一传而为惠帝,隋文帝一传而为炀帝,皆破亡其社稷。独本朝九传百七十年,乃不幸有靖康之祸,盖三代以下治安所无也。秦、晋、隋皆相似,然秦、隋一亡即扫地,晋之东虽曰“牛继马后”,终为守司马氏之祀,亦百有余年。盖秦、隋毒流四海,天实诛之,晋之八王擅兵,孽后盗政,皆本于惠帝昏蒙,非得罪于民,故其亡也,与秦、隋独异。
从尧舜至今,天下分裂而又统一的有四次:周朝末年为战国七雄,秦朝统一;汉朝末年为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,晋朝统一;晋朝大乱分裂为十几个小国,争战持续了三百年,隋朝统一;唐朝之后又分裂为八、九个小国,本(宋)朝统一。然而秦始皇传了一世而为胡亥,晋武帝传了一世而为晋惠帝,隋文帝传了一世而为隋炀帝,都葬送了自己的江山社稷。唯独本朝传了九世一百七十年,不幸遭遇了靖康之祸,大概三代以来没有如本朝这样和平安定的了。秦朝、晋朝、隋朝都有相似之处,然而秦、隋一旦灭亡即彻底消失了,东晋虽然被称为“牛继马后”,但毕竟保持了司马氏的社稷,也享国百余年。大概秦朝、隋朝流毒四海,罪恶极大,上天诛之,晋朝的“八王之乱”,“孽后”贾南风擅权乱国,都是因为晋惠帝昏庸无能造成的,并不是得罪了百姓,所以它的灭亡和秦、隋朝的灭亡不同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孝经
- 尔雅
- 谷梁传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梁书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吴越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华阳国志
- 庐山记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墨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济公全传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常言道
- 何典
- 绣云阁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列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