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·周世中国地
成周之世,中国之地最狭,以今地里考之,吴、越、楚、蜀、闽皆为蛮;淮地为群舒;秦为戎。河北真定、中山之境,乃鲜虞、肥、鼓国。河东之境,有赤狄、甲氏、留吁、铎辰、潞国。洛阳为王城,而有杨拒、泉皋、蛮氏、陆军、伊雒之戎。京东有菜、牟、介、莒、皆夷也。杞都雍丘,今汴之属邑,亦用夷礼。邾近于鲁,亦曰夷。其中国者,独晋、卫、齐、鲁、宋、郑、陈、许而已,通不过数十州,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。
西周之时,国家所统治籍域最小,按照今天的地域来考察,吴、越、楚、蜀、闽都是蛮族居住的地区;淮南是群舒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区;秦地为戎族所居住。河北路真定、中山一带,是鲜虞、肥、鼓国。河东路有赤狄、甲氏、留吁,铎辰、潞国。洛阳是王城,而王城周围有杨拒、泉皋、蛮氏、陆军、伊雒等戎族。京东路有莱、牟、介、莒等东夷族。祀都雍丘,都是今天汴京的属邑,也是使用东夹的礼仪.邻国靠近山东,也称为东夷。属于华夏族统治疆域的,只有晋、卫、齐、鲁、宋、郑、陈、许,总共不过数十州,大概天下的五分之一罢了!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论语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明史
- 新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金史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贞观政要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通典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三略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千金方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扁鹊心书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容斋随笔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小八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列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随园诗话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