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·用人
为政之道,在于辨善恶,明赏罚。倘法明而令审,不卜而吉;劳养功贵,不祝而福。
贤者立而国兴;小人立而邦危。有国者宜详审之。故小人宜务去,而君子宜务进。
大德容下,大道容众。盖趋利而避害,此人心之常也,宜恕以安人心。故与其为渊驱鱼,不如施之以德,市之以恩。
而诱之以赏,策之以罚,感之以恩。取大节,宥小过,而士无不肯用命矣。
赏不患寡而患不公,罚不患严而患不平。赏以兴德,罚以禁奸。使下畏罚而利赏,下也;好德而恩进,上也。天下无不可用之材,唯在于所用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十三经
- 尚书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易经
- 笠翁对韵
- 大戴礼记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明史
- 旧唐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三略
- 太白阴经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何典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毛公案
- 释家
- 心经
- 知言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刘子
- 别集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