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略类·卷六
◎罗思举救缢投军
罗军门思举,少失怙恃,家徒四壁,因寄食于舅氏家。身有膂力,性嗜樗υ,夜归,舅辄痛詈,然嗜赌终不能悛。因欲赚醉致之死,一夕具酒肴饲甥曰:“今夜可多呷几杯以畅尔所欲。”夜分,舅先酩酊大醉,鼻有鼾声。舅妗知其故,告之使逸去。行至某县,苦无资斧,不得已偷匿人室,跃上高楼,撬开承尘偷窥,见一红衣妇人愁坐妆台,手作支颐状,俄而背后来一女鬼,披发吐舌,手搦一圈作套项势。
罗急跳下,拚夺鬼圈,相持良久,适渠夫婿回来,诘何故夜入,罗具述真情,告以乏费,致行苟且,因夫人被鬼逼,故跳下救之。主感援救之恩,酬以白金三十两。会有反寇滋事,罗投军得首功,递升提督。罗尝在蒋制军席间自述生平如此,朱明府半塘时在蒋幕中,渠侄稼轩上舍为余言之。
◎葛壮节公诗
葛壮节公绩学能诗,不愧儒将,佳句如《游赵氏园》云:“生机三径草,风味半床书;夜登金山云,鹤鸣山月悄。鼍吼海天空,商山遇雨云;水声归壑健,雨气入林昏。”又《登第诗》云:“事业人皆争一第,功名我自励千秋。”异日致命遂志,此语已为之兆矣。
◎葛壮节骈语
葛壮节公以水师起家,擒斩海盗不遗余力。尝伪作商舟以诱贼,屡获巨寇。贼惧,为之谣曰:“莫逢葛,必不活。”官镇海总兵时,巡洋劳瘁感暑,卧病甚剧。时闻闽省盗船百余,拦入浙海,大府檄公率三镇兵船总巡,公力疾前往。先以书驰告曰:“寸心自誓,期尽瘁以事君;一息尚存,敢偷安而负国!”时道光戊戌年也。公官瑞安副将时,会稽宗涤楼侍御稷辰赠联云:“武穆两言,不爱不怕;文成一诀,即知即行。”公尝手书一联,揭于治事之堂曰:“持躬以正,接人以诚;任事惟忠,决机惟勇。”并自作擘窠大字,颜其堂曰“威惠”,论者谓能不负所言。
◎葛壮节擒海盗
葛壮节公云飞,为水师名将,尝伪作商舟以诱贼,东南海盗,擒刈极多,贼中为之谣曰:“莫逢葛,必不活。”公子以敦,征粤寇有功,能以匹马出入贼阵,贼屡披靡,呼之曰“银枪小葛”,后亦殉难。
◎葛壮节父子
葛壮节公父子,继世忠节,前已纪之。顷读先师徐柳泉先生文集,有书公年谱后一篇,尤为详晰。公自号凌台,分字二公子,长曰以简,字小凌;季曰以敦,字小台。公殉节后,宣宗震悼,始用一品例赏世职,复以文武二举人分赐二公子,及岁召见,并命入官,小凌官甘肃同知,小台官湖北守备。二公子皆骨鲠有父风,小凌以不肯媚上官,被劾护陵,念公忠烈,寝其奏不行。小台以安陵营守备擢都司,击河南溃贼有功,文宗赏花翎,咸丰五年,与贼力战,殉难随州,上命以游击例优恤,即前之所称“银枪小葛”者也。
先是,山阴宗侍御稷辰,为公建专祠既成,请匾额,上书“忠荩可风”四字赐之,至是清以敦祠中,上复俞允。国家轸念死事之臣,若斯其厚,凡为臣子者所当观感而奋发矣(又,公自赞小影云“外貌桓桓,中心烈烈,智勇兼资,万人之敌”,亦见先生书后中。先生盖谓惟公实克践其言云)。
◎塔忠武之战绩
塔忠武公之战绩载在琅书,诸葛大名垂宇宙矣。公性忠勇,亦最慈祥,统兵岳州,即于左臂涅“忠心报国”四字。洪山之捷,麾军逼贼于沙湖塘角间,贼争赴水死,中多幼孩,公见之大哭,传令拯救,得数百人;群贼因而乞命者,又七百有奇,诛其极悍者,余尽释之。
一日力战归,左右以海燕窝进,公曰:“吾母夫人在都,不知能给朝夕否,忍甘此耶?”德化令进莞席,以士卒皆卧草土,却勿受,其笃孝贞廉又如此。从古名将秉气之纯,如公亦少觏也。
◎江忠源活打虎将
浙江知县江公忠源,以知兵任战著。赛大臣调赴广西,所练楚勇,初至敝衣槁项,诸军皆窃笑。侍卫开隆阿者,善骑射,发无不中,尝射猎山中,毙虎十数,军中号为“打虎将”,开亦深自负。公遇诸公所,长揖过之,意颇不怿。
他日督队出战,猝遇贼众,围之数重,矢尽,左右冲突,不得出。公登了台望之,曰:“必开君也。”急率亲兵数十人,介马驰救之,卒挟开出,并辔而归。开下马拜公曰:“活开隆阿者先生也。人言楚军弱,今竟何如。”握手饮欢,遂为至交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诗经
- 礼记
- 周礼
- 论语
- 尔雅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辽史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老残游记
- 唐传奇
- 子不语
- 孽海花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白牡丹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抱朴子
- 太玄经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