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 阳跷脉·阳跷脉
阳跷者,足太阳之别脉,其脉起于跟中,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。(在外踝下五分陷中,容爪甲白肉际)
当踝后绕跟,以仆参为本。(在跟骨下陷中,拱足得之)上外踝上三寸,以附阳为 。(在外踝上三寸,足太阳之穴也)直上循股外廉,循胁后髀。上会手太阳、阳维于 。(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)上行肩 外廉,会手阳明于巨骨,(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)会手阳明少阳于肩 。(在 骨头,肩端上,两骨罅陷宛宛中。举臂取之有空)上人迎夹口吻,会手足阳明、任脉于地仓。(夹口吻旁四分,外如近下有微脉动处)同足阳明上而行巨 ,(夹鼻孔旁八分,直瞳子,平水沟)复会任脉于承泣。(在目下七分,直瞳子陷中)至目内 ,与手足太阳、足阳明、阴跷,五脉会于睛明穴。(见阴跷下)从睛明上行入发际,下耳后,入风池而终。(风池在耳后,夹玉枕骨下发际陷中)凡二十二穴。难经曰∶跷脉从足至目,长七尺五寸,合一丈五尺。
甲乙经曰∶跷脉有阴阳,何者当其数?曰∶男子数其阳,女子数其阴,当数者为经,不当数者为络。
气之在身也,如水之流,如日月之行不休。故阴脉营其脏,而阳脉营其腑。如环之无端,莫知其纪,终而复始。其流溢之气,内溉脏腑,外濡腠理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集
- 尚书
- 孝经
- 论语
- 尔雅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金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载记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政书
- 史评
- 史通
- 儒家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类书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何典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老子
- 阴符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