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下·杂病第七
论曰∶膏肓俞无所不治,主羸瘦虚损,梦中失精,上气咳逆,狂惑忘误,取穴法,令人正坐曲脊,伸两手以臂着膝前,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,以物支肘,勿令臂得摇动,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,其间当有四肋三间,灸中间根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去胛骨容侧指许摩KT膂肉之表肋间空处,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,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,多至千壮,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。亦当有所下处,若无停痰宿疾则无所下也。若病患已困,不能正坐,当令侧卧,挽上臂令前求取穴灸之。求穴大较以右手从右肩上住,指头表所不及者是也。左手亦然,乃以前法灸之。若不能久正坐,当伸两臂者,亦可伏衣袱上伸两臂,令人挽两胛骨,使相离,不尔胛骨覆穴不可得也。所伏衣袱当令大小常定,不尔则失其穴也。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壮旺,当消息以自补养,取身体平复,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。(当以四椎下二分为准。)
论曰∶夫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,以其在膏之下,肓之上,针药所不能及者,此穴是也。
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,所以宿 难遣,若能用心方便求得,灸之无疾不愈矣。
三里∶
主腹中寒胀满,肠鸣腹痛,胸腹中瘀血,小腹胀皮肿,阴气不足,小腹坚,热病汗不出。喜呕口苦,壮热身反折,口噤鼓颔,腰痛不可以顾,顾而有所见,喜悲上下求之。口僻乳肿,喉痹不能言。胃气不足久泄痢,食不化,胁下柱满,不能久立,膝痿寒热中,消谷,苦饥腹热,身烦狂言,乳痈,喜噫,恶闻食臭,狂歌妄笑,恐怒大骂,霍乱遗尿,失气阳厥,凄凄恶寒头眩,小便不利,喜哕凡此等疾,皆灸刺之,多至五百壮,少至二三百壮。
涌泉∶
主喜喘喉痹,身热痛,脊胁相引,忽忽喜忘,阴痹腹胀,腰痛大便难,肩背颈项痛,时眩,男子如蛊,女子如阻,身体腰脊如解,不欲食,喘逆,足下清至膝,咽中痛不可纳食,喑不能言,小便不利,小腹痛风入肠中癫疾,挟脊痛急,胸胁柱满,痛衄不止,五疝,指端尽痛,足不践地,凡此诸疾皆主之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十三经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周书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明儒学案
- 越绝书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史评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孔子家语
- 近思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别集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