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脏方·腰痛第七
(论一首 方十六首 导引法一首 针灸法七首)
论曰∶凡腰痛有五∶一曰少阴,少阴肾也,十月万物阳气皆衰,是以腰痛。二曰风痹,风寒着腰,是以腰痛。三曰肾虚,役用伤肾,是以腰痛。四曰 腰,坠堕伤腰,是以腰痛。
五曰取寒眠地,为地气所伤,是以腰痛,痛不止引牵腰脊皆痛。〔( ,音会。)巢会《病源》云∶卒然伤腰致痛,谓之 。
杜仲酒
治肾脉逆小于寸口,膀胱虚寒,腰痛胸中动,四时通用之方。
杜仲 干姜(各四两,一作干地黄) 萆 羌活 细辛 防风 川芎 秦艽 乌头天雄 桂心 川椒(各三两) 五加皮 石斛(各五两) 栝蒌根 地骨皮 续断 桔梗 甘草 (各 ?
上十九味 咀,以酒四斗,渍四宿,初服五合,加至七八合,日再。通治五种腰痛。
又方 桑寄生 牡丹皮 鹿茸 桂心(等分)
上四味治下筛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
又方 单服鹿茸与角亦愈。
治肾虚腰痛方∶
萆 白术 桂心(各三分) 牡丹皮(二分)
上四味治下筛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亦可作汤,服之甚良。
又方 附子(二分) 桂心 牡丹皮(各一两)
上三味治下筛,酒服一刀圭,日再。甚验。
肾着汤
肾着之为病,其人身体重,腰冷如坐水中,形如水状,反不渴,小便自利,食饮如故,是其证也。从作劳汗出,衣里冷湿,久久得之,腰以下冷痛,腰重如带五千钱者方(《古今录验》名甘草汤)
甘草(二两) 干姜(三两) 茯苓 白术(各四两)
上四味 咀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腰中即温。
肾着散方∶
杜仲 桂心(各三两) 甘草 干姜 牛膝 泽泻(各二两) 茯苓 白术(各四两)
上八味治下筛为粗散,一服三方寸匕,酒一升,煮五六沸,去滓,顿服,日再。
治腰疼不得立方∶
甘遂 桂心(一作附子) 杜仲 人参(各二两)
上四味治下筛,以方寸匕纳羊肾中,炙令熟,服之。
治腰痛方∶
萆 杜仲 枸杞根(各一斤)
上三味 咀,好酒三斗,渍之纳罂中密封头,于铜器中煮一日,服之无节度,取醉。
杜仲丸
补之之方。
杜仲(二两) 石斛(二分) 干姜 干地黄(各三分)
上四味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,酒服二十丸,日再。
丹参丸
治腰痛并冷痹方。
凡参 杜仲 牛膝 续断(各三两) 桂心 干姜(各二两)
上六味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二十丸,日再夜一,禁如药法。
独活寄生汤
腰背痛者,皆是肾气虚弱,卧冷湿当风得之。不时速治,喜流入脚膝,或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。若有腰痛挛,脚重痹急,宜服之。(方见前八卷偏风门)。
治腰脊苦痛不遂方∶
大豆三斗(熬一斗,煮一斗,蒸一斗),酒六斗,瓮一口,蒸令极熟,豆亦熟纳瓮中封口,秋冬二七日,于瓮下作孔,出取,服五合,日夜二三服。
又方 地黄花为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
又方 三月三日收桃花,取一斗一升,井花水三斗,曲六升,米六斗炊之,一时酿熟,去糟,酒服一升,日三服。若作食饮,用河水。禁如药法,神良。
又方 鹿角去上皮取白者,熬令黄为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特禁生鱼,余不禁。角新者,良。陈者,不任服。角心中黄处亦不中服。大神良。
又方 羊肾为末,酒服二方寸匕,日三。
治丈夫腰脚冷不遂,不能行方∶
上醇酒三斗。水三斗合著瓮中,温渍脚至膝,三日止。冷则瓮下常着灰火勿使冷。若手足烦者,以小便三升盆中,温渍手足。
腰痛导引法
正东坐将手抱心,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,一人后捧其头,徐牵令偃卧,头到地,三卧三 ?
针灸法
腰 痛,宜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路脉,出血便瘥。
腰痛不得俯仰者,令患人正立,以竹柱地度至脐,断竹乃以度背脊,灸竹上头处,随年壮。灸讫藏竹,勿令人知。
腰痛,灸脚跟上横纹中白肉际十壮,良。
又灸足巨阳七壮(巨阳在外踝下)。
又灸腰目 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。
又灸八 及外踝上骨约中。
腰卒痛,灸穷骨上一寸七壮,左右一寸各灸七壮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南史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中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杂家
- 千字文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权谋残卷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刘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词曲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