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
逸田叟曰:老泉云:赏罚者,天下之公也;是非者,一人之私也。夫子作《春秋》,有一善,则举而赏之,有一恶,则举而罚之。虽是非出于一人,而赏罚公之天下,赏罚公而是非为至当矣。晦庵作《纲目》,严邪正之辨,显彰瘅之殊,继《春秋》而行诛心之法。凡此者,皆非朝廷史官之史也。然而大圣大贤,盖取实事而论之,以正万世之大纲,而垂百王之令典,非徒托诸空言而已。
熊也何人,敢附于作史之列!故但托诸空言以为外史。夫托诸空言,虽曰赏之,亦徒赏也;曰罚之,亦徒罚也。徒赏徒罚,游戏云尔。然其事则燕王靖难,建文逊国之事;其人则皆杀身夷族,成仁取义之人。是皆实有其事,实有其人,非空言也,曷云游戏哉!第以赏罚大权,畀诸赛儿一女子,奉建文之位号,忠贞者予以褒谥,奸叛者加以讨殛,是空言也,漫言之耳!夫如是,则褒不足荣,罚不足辱,爵不足以为劝,诛不足以为戒,谓之游戏,不亦宜乎?虽然,善善恶恶之公,千载以前,千载以后,无或不同,其于世道人心,亦微有关系存焉者,是则此书之本也。至若杂以仙灵幻化之情,海市楼台之景,乃游戏之余波耳,不免取讥于君子。
岁次辛卯人日,吕熊文兆氏自跋于后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集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论语
- 孟子
- 谷梁传
- 中庸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庐山记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菜根谭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六韬
- 将苑
- 尉缭子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谱录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十二楼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独异志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总集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牡丹亭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