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 附案·杜子光先生惟熙
杜惟熙字子光,号见山,东阳人。年十七,即北面一松之门。凡四岁,恍若有得,一松曰:“为学须经事变,方可自信所得。”复十年,家难递作,乃怅忆一松之言,作《悔言录》以自励。复至五峰,尽其道。尝言:“学者一息不寐,则万古皆通;一刻自宽,即终身久缺。”盖得程子识仁之旨。又诗曰:“古今方寸里,天地范围中。有事还无事,如空不落空。”所造深矣。惟熙之学,以复性为宗,克欲为实际。审察克治,无间昼夜;持己接物,真率简易,不修边幅。其教人迎机,片语即可证悟。自奉粗粝淡泊,脱粟杯羹,与来学者共之。分守张凤梧建崇正书院,聘与徐用检递主教席。海门周汝登见《悔言集》,以为非大悟后不能。道由姚江而直溯洙、泗。年八十余,小疾,语诸友曰:“明晨当来作别。”及期焚香端坐,曰:“诸君看我如是而来,如是而去,可用得意见安排否?”门人请益,曰:“极深研几。”遂瞑。(附案)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诗经
- 左传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易经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三国志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宋书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中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撼龙经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月波洞中记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茶经
- 杂家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水浒传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博物志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释家
- 庄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