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 北方王门学案·郡守南瑞泉先生大吉
南大吉字元善,号瑞泉,陕之渭南人。正德辛未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历员外郎、郎中,出守绍兴府,致仕。嘉靖辛丑卒,年五十五。先生幼颖敏绝伦,稍长读书为文,即知求圣贤之学,然犹豪旷不拘小节。及知绍兴府,文成方倡道东南,四方负笈来学者,至於寺观不容。先生故文成分房所取士也,观摩之久,因悟人心自有圣贤,奚必他求?一日质於文成曰:“大吉临政多过,先生何无一言?”文成曰:“何过?”先生历数其事。文成曰:“吾言之矣。”先生曰:“无之。”文成曰:“然则何以知之?”曰:“良知自知之。”文成曰:“良知独非我言乎?”先生笑谢而去。居数日,数过加密,谓文成曰:“与有其过而悔,不若先言之,使其不至於过也。”文成曰:“人言不如自悔之真。”又笑谢而去。居数日,谓文成曰:“身过可免,心过奈何?”文成曰:“昔镜未开,可以藏垢,今镜明矣,一尘之落,自难住脚,此正入圣之机也。勉之!”先生谢别而去。闢稽山书院,身亲讲习,而文成之门人益进。入觐以考察罢官。先生治郡以循良重一时,而执政者方恶文成之学,因文成以及先生也。先生致书文成,惟以不得闻道为恨,无一语及於得丧荣辱之间。文成叹曰:“此非真有朝闻夕死之志者不能也。”家居搆湭西书院,以教四方来学之士。其示门人诗云:“昔我在英龄,驾车词赋场。朝夕工步骤,追踪班与杨。中岁遇达人,授我大道方。归来三秦地,坠绪何茫茫。前访周公迹,后窃横渠芳。愿言偕数子,教学此相将。”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左传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谷梁传
- 易经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旧唐书
- 宋书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儒家
- 三字经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北游记
- 三遂平妖传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总集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词源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