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 楚中王门学案·孝廉冀闇斋先生元亨
冀元亨字惟乾,号闇斋,楚之武陵人。阳明谪龙场,先生与蒋道林往师焉,从之之庐陵,踰年而归。正德十一年,湖广乡试,有司以“格物致知”发策,先生不从朱註,以所闻於阳明者为对,主司奇而录之。阳明在赣,先生又从之,主教濂溪书院。宸濠致书问学,阳明使先生往答之。濠谈王霸之略,先生昧昧,第与之言学而已。濠拊掌谓人曰:“人癡一至是耶!”一日讲《西铭》,先生反复陈君臣之义,本於一体,以动濠。濠大诧之,先生从容复理前语。濠曰:“此生大有胆气。”遂遣归。濠败,忌阳明者欲借先生以陷之,逮至京师,榜掠不服,科道交章颂冤,出狱五日而卒。在狱与诸囚讲说,使囚能忘其苦。先生常谓道林曰:“赣中诸子,颇能静坐,茍无见於仁体,槁坐何益?”观其不挫志於艰危,信所言之非虚也。癸未南宫发策,以心学为讥,余姚有徐珊者,亦阳明之门人,不对而出。先生之对,与徐珊之不对,一时两高之。而珊为辰州同知,侵饷缢死,(时人为之语曰:“君子学道则害人,小人学道则缢死。”)人羞称之。所谓盖棺论定者非耶!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尚书
- 左传
- 仪礼
- 孝经
- 尔雅
- 谷梁传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汉书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金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史通
- 儒家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孙膑兵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饮膳正要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何典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昭明文选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伯牙琴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