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九·张献忠陷黄州
张献忠陷黄州
癸未二月丙寅,张献忠疾驰至黄州,乘大雾攻城,黎明城陷,副使樊维城骂贼洞胸死。维城固孝介公之侄,而玉衡之子也。贡生冯云路,力学著书,精禅理,征辟不就。献忠慕其名,强起之。云路不屈而死。其门生诸生汪陛延亦死。诸生易为瑚,父道暹,名重海内,前已与次子为琏骂贼死,至是为瑚亦死之。献忠据府自称西王,黄陂乡宦欧阳玖迎降,寻陷罗田。
樊维城,号紫盖、黄冈人。父玉衡,给谏,以建言国本遣戍。公中万历己未进士,授海盐县知县,历迁至福建副使。崇祯癸未,张献忠破黄冈,公被执,大骂不屈死之。
易道暹,字曦侯,湖广黄冈人。为诸生,以文章侠烈名海内,博涉群书。贼逼黄冈长子为瑚请避,而公所著四书、易传、诗征诸书,卷帙浩繁,又所购求四方瑰文秘册,多年汗牛,不忍舍去。因贻书友曰:不闻天下乱,元道自著书。卒不去。俄而贼益近,为瑚奉母走青峰岩,公亦令仆团奴担书,偕幼子为琏他徙,未及里许,遇贼。贼问何人,公绐以远方书贾,贼云汝易曦侯,何欺我?公曰:汝既知我,幸听一言。村中财物足饱汝腹,幸无杀人焚舍。贼怒曰:汝不畏死,尚为村人言耶!汝遍游熟道里,肯从我共享富贵,否则立死。公亦骂曰:死贼,汝为中国百姓,一旦为贼,杀人无算,覆载不容,大兵回合,生磔汝肉!何富贵之有?贼益怒。遣骑缚公于段家店,杀之。为琏同日遇害,督学水佳允祀公父子乡贤祠。
黄州异僧
异僧,黄州人。平日专念阿弥陀佛,昼夜不彻,随其所见,皆称阿弥陀佛。如见张姓者,则曰张阿弥陀佛。见李姓者,则曰李阿弥陀佛。路上见鸡,则日尖嘴阿弥陀佛。山中见虎,则曰大嘴阿弥陀佛。见人吹笛,则曰长阿弥陀佛。见人打鼓,则曰响阿弥陀佛。见其所见,无非阿弥陀佛者。癸未,总兵黄鼎守黄州府城,师于途中大声念佛,冲黄鼎道,军士执之,登城,适献忠攻黄州,师亦留城上,夜间念佛,频呼军士醒睡,军士恨之,缚而投之城下。未岁复在城上,念佛如故,如此者四。每东城下,则西城上。西城下,则东城上。中军官白于总戎,始礼重焉。
山中猎人得一大虎,师募之放生。猎人云:汝偿我三十金,便可放虎。师止得四金,与之。猎户云:汝能执虎耳三匝,而虎不食汝,则与汝虎,师遂授记,随执虎耳三匝,乃纵虎逸去。是夕虎遂皈依师,师与虎同居黄麻山金刚洞中,太监卢九德提兵过黄州,至山中访之,欲见虎,师语虎,虎止示其首,九德欲见全虎,师复唤虎出,虎乃大吼跃出,九德亦皈依焉。
黄州大饥,人相食,师出城外,饥民持刀叱师舍身充饥,师解衣示众云:汝俟我念佛千声,汝即食我,念佛至八百,汝辈即扼我心,吾尚能念完二百声,以足千声佛也。念至三百声,众不能待,即欲推刃,忽有兵马从空中来,饥民惊散,而师已在城中矣。
一日偶于街上见一鸡,师即念阿弥陀佛,鸡亦随声念佛。
张献忠入麻城
癸未四月,张献忠破麻城,从贼大逆,则劣生周文江居首。文江为献忠兵部尚书,有原任锦衣卫遣戍刘侨,托文江进二美妾,并金银、器皿、玉杯、古玩数万金于献忠。献忠用侨为锦衣卫都督。教谕萧颂圣自杀。楚生某祝发居吾邑,康熙初遇于莲蓉庵,予问楚事,生云:麻城乡宦梅之翰,万历间进士,天启时为阳和总督,盖阳和堡,属九旁大同地。时张献忠居麾下为游击,之翰见其勇猛过人,善待之。及崇祯时,之翰已物故,献忠引众过其里居,设祭而去。绝不扰民。至癸未四月,麻城宦仆李人会聚众叛主,城中大乱,合万人据之,不通出入,乡野亦起兵数万,围困半月不克。然乡兵日益,而城内之粮事且迫,李人会大惧,闻献忠驻兵蕲州,夜半遣人缒城下,由间道请救。时献忠步卒多降,李自成麾下止有骑士七千人而已,适欲出掠,未定所趋,闻麻城使者至,大喜,即刻期进兵,乡兵闻之,各解围走。献忠遂入麻城。城中降者五万七千人,献忠别立一军,号为新营,选勇士将之,势复大振,已而献忠去,众乃悉从之。五月破武昌,皆此军力也。
是岁二月,自成遣将陷麻城,城中虚无人,越两月而献忠入,岂麻民劫数,有不可逃者欤!且贼势稍衰,每逢人助,是天心犹未厌乱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公羊传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魏书
- 金史
- 梁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六国春秋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孙子兵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法家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论衡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太平广记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庄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古文观止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