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·大清兵入塞
丙子二月,大清兵薄大同马莲口。四月二十,又薄大同宣府塞下。六月二十六,入嘉峰口,巡关御史王肇坤死之。七月,攻居庸关昌平北路,上分遣诸内臣李国辅等各守关隘,以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,镇守昌平;司礼太监魏国征守天寿山。国征即日往,上语阁臣曰:内臣即日就道,而侍郎三日未出,何怪朕之用内臣耶?初六丁未,大清兵深入,山西。初八己酉,间道过昌平,降丁内应,城陷。总兵巢丕昌降,主事王桂、赵悦,太监王希忠等皆被杀。初九庚戌,引还良乡。十六丁巳,攻宝坻入之;杀知县赵国鼎。二十二癸亥,入定兴,杀家居少卿鹿继善。又入房山,都城戒严,斗米三百钱。上忧之,召廷臣于平台问方略,户部尚书侯恂,言禁市沽;左都御史唐世济,言破格用人;刑部侍郎朱大启,请列营城外为守御;吏科都给事中颜继祖,言收养京民细弱。上谕莫若蠲助为便。八月初八己卯,入文安、永清,分攻诸县。十四乙酉,攻香河,回涿州,陷顺义。知县上官荩自经。二十日辛丑,至雄县,而北攻,陷城堡甚众。九月,命总理卢象升总督各镇兵入援。时,象升方追贼至郧西,闻警以师入卫,因改象升总督宣大山西军务。是月初一壬寅,大清兵从建昌冷口还,守将崔秉德请率兵遏归路,总监高起潜不敢进,扬言当半渡击之。侦骑报师已尽行,四日起潜始进石门山,报斩三级。初九庚寅,大清兵攻山海关之一片石,巡抚冯任御却之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周礼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魏书
- 周书
- 北史
- 金史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政书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荀子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武经总要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棋经十三篇
- 园冶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南史演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宝传
- 道家
- 庄子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昭明文选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词曲
- 牡丹亭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