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·附记
高迎祥距楚九十里安营,楚都督邓祖禹率总戎张全昌、副将杨世恩、先锋邓天河、参将李文云、游击朱世盛、坐营王可贞、把总郑新参、千户金得功、百户冯迎胜,哨官毕烈英等,以五千人进,追杀二十里。迎祥将遁。马守应曰:再战不胜,走未晚也。遂率众与邓天河战,守应被鞭走,天河传令发七炮,击伤甚众,驱兵追逐,迎祥大惧。罗汝才举刀砍天河,天河挺枪迎战,汝才佯走,天河逐之,汝才密取箭射中眉心,天河坠马,被贼斩首去。祖禹叹曰:吾子勇冠三军,今乃为国倾生,惜哉!
复督张全昌进兵,止千人,与贼将过天晓遇,即败,更遣杨世恩总兵御之,不战而走,为满天星追获,而降。祖禹怒,亲率众出,忽风雪大作,士卒寒栗,火药尽湿,祖禹仰首叹曰:天何困英雄若此?遂冒雪突前。混世王被铁简击回,刘国能敛伤左足而败,整世王复击背走,迎祥大骇,悉众出战,遥谓祖禹曰:倘将军不鄙,愿求为帅,幸尊裁之。祖禹大怒曰:逆天叛贼敢胡论耶?吾忠心报国,特来剿汝。
于是朱世盛、李文云七将出战,贼营混天王、扫地王等九人围之,搏战良久,贼众突进,八将被擒,迎祥亲释祖禹缚,罗拜曰:误犯尊颜,望乞恕罪。愿将军为总主,万勿过辞。祖禹辞曰:吾赤心报国忠臣,岂负圣主投贼乎?迎祥再三谕之。祖禹骂不绝口。迎祥大怒,叱左右缚之。且曰:取他心来看,果赤否?祖禹出叹曰:妻子已矣,所恨老母不得见耳。然自古忠臣为国忘家,莫不如此。予亦何憾;须臾,剖心献上,迎祥见之,亦叹曰:真忠臣也。命痊之。余七将俱被杀,士众悉降,收总兵汪见国,擒德安府应城县令张绍登。绍登手指贼大骂,贼怒磔之。一时义焉。既杀绍登,纵兵肆掠。前出正录谓献忠,而剖心则一,况张、高俱贼魁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谷梁传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元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金史
- 梁书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传记
- 唐才子传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弟子规
- 国语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尉缭子
- 武经总要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