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子章句下·第十三节
鲁欲使乐正子为政。孟子曰:“吾闻之,喜而不寐。”
鲁国君想让乐正子执政。孟子说:“我听说这个消息,高兴得睡不着觉。”
公孙丑曰:“乐正子强乎?”曰:“否。”
公孙丑问:“乐正子能力很强吗?”孟子说:“不。”
“有知虑乎?”曰:“否。”
公孙丑问:“他有知道深谋远虑吗?”孟子说:“不。”
“多闻识乎?”曰:“否。”
公孙丑又问:“他识多见广吗?”孟子说:“不。”
“然则奚为喜而不寐?”曰:“其为人也好善。”
公孙丑又问:“那么你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?”孟子说:“他为人很善良。”
“好善足乎?”曰:“好善优于天下,而况鲁国乎?夫苟好善,则四海之内,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。夫苟不好善,则人将曰:‘訑訑,予既已知之矣。’訑訑之声音颜色,距人于千里之外。士止于千里之外,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。与谗谄面谀之人居,国欲治,可得乎?”
公孙丑又问:“仅仅好善就足够了吗?”孟子说:“喜好善良就优于天下所有的人,何况是鲁国呢?一个人如果喜好善良,那么四海之内的人们都会不远千里赶来把善告诉他。一个人如果不喜好善良,那么人们就会说:‘瞧他那洋洋自得的样子,我早就知道这种人了。’洋洋自得的声音和样子,会拒人于千里之外。如果读书人都止步于千里之外,那么谗媚奉迎的人就会前来。和谗媚奉迎的人一起相处,国家要想治理好,可能吗?”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编年史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徐霞客游记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明夷待访录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六韬
- 将苑
- 吴子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书目答问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酉阳杂俎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浮生六记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