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惠王章句下·第十二节
邹与鲁拱。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”
邹国与鲁国交战。邹穆公对孟子说:“这次交战中,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,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。如果杀了他们,人太多杀不了;不杀他们吧,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又实在可恨。到底怎么办才好呢?”
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’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。君无尤焉。君行仁政,斯民亲其上、死其长矣。”
孟子回答说:“灾荒的年月里,您的百姓,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,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,差不多有上千人吧;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,货库里装满财宝,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百姓的情况,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。曾子说:‘要警惕啊,要警惕啊!你怎样对待别人,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。’现在就是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。您就不要责怪他们了吧!只要您施行仁政,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,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。”
- 推荐作品: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金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尉缭子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韩非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本草纲目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墨子
- 笑林广记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词曲
- 牡丹亭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