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鉴赏
主题思想
故都伽蓝不仅是北魏佛教隆盛的象征,而且是北魏国运的象征。经历了巨大历史变故的作者在重览洛阳之际,立志要让消逝了的梵钟之声在文字中遗响后世,字里行间流露出恍若隔世的悲怀,构成了全书的情感主旋律。
艺术特色
《洛阳伽蓝记》有不少传说典故,蕴涵着的文学笔触,将朝代历史地理人文融入其中,独特的近似纪录片的镜头,使得《洛阳伽蓝记》与《水经注》《齐民要术》合称北魏三大奇书。
《洛阳伽蓝记》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,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,条理清晰,洁净秀丽。其中有不少历史故事和神怪传闻的记述,情节虽不复杂,文字也颇简练,但写得生动具体,形象鲜明,与南朝的志怪小说和《世说新语》内容相近。
作者在语言表达上善于使用整齐的句法,主要为四言,有时也适度利用四六骈句,同时又能发挥散句的长处,节奏感与自由韵律得以有机结合,从而形成了典丽而清拔的风格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善于吸取辞赋作品尤其是京都大赋状物写景的经验,如卷三《高阳王寺条》描写高阳王元雍的府宅:白壁丹楹,窈窕连亘,飞檐反宇,修幅周通。这里的飞檐反宇一语将静止的建筑作动态的形容,为直接采纳张衡《西京赋》反宇业业,飞檐献献之语而来。可见作者对前代京都大赋,,由于其所表现主要是帝室皇居的空间之美,与该书有某种一致性,必有钻味。当他正面记叙某一贵族豪侈生活或某项京城盛典之际,笔端似有意带上了汉大赋式的气韵,这对传递出特定对象夸饰的本质,无疑是相得的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孟子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焦氏易林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墨子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龙文鞭影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僧宝传
- 阴符经
- 黄庭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昭明文选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词曲
- 牡丹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