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订
在我国古代传统蒙学中,作为幼学课本,除了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之外,还有一本读物--《龙文鞭影》。
《龙文鞭影》成书的年代较《三字经》等要晚,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。李氏《蒙求》以掌故内容开其先河,以后陆续出现了一大批掌故、知识蒙书。《龙文鞭影》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比较完善的一部蒙学书。
《龙文鞭影》原名《蒙养故事》,编撰者萧良有,夏广文作注。萧良有系明朝万历年间进士,字以占,号汉冲,汉阳人,自幼聪颖,有神童之称誉,任国子监祭酒,声望很高,著有《王堂遗稿》。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,祭酒相当于的校长。以这么高的地位,亲自来撰写蒙书,也就是小学生读的书,可见那时对蒙学教育之重视程度。
后来杨臣铮认为萧作《蒙养故事》有裨幼学,只是太简略了,夏注也有不少错误,于是大加补充订正,书名遂改为《龙文鞭影》。何谓龙文鞭影?很多人不解其中意义。龙文是指古代良马,因见到鞭影就会疾驰,无须鞭打,其含义即是说,读这本书是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的。
到了清末,丹徒人李恩绶认为这本书虽风行已久,但有谬误之处,于是又经过了一番校对增删,于光绪年间付梓刊行。
后来又有清人李晖吉、徐瓒,仿照《龙文鞭影》的体例,合编了一部《龙文鞭影二集》。我们所看到的《龙文鞭影》多半是经过了上述一些人的不断增补、订正、充实后的本子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周礼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新五代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史评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三略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东周列国志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僧伽吒经
- 庄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