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订
在我国古代传统蒙学中,作为幼学课本,除了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之外,还有一本读物--《龙文鞭影》。
《龙文鞭影》成书的年代较《三字经》等要晚,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。李氏《蒙求》以掌故内容开其先河,以后陆续出现了一大批掌故、知识蒙书。《龙文鞭影》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比较完善的一部蒙学书。
《龙文鞭影》原名《蒙养故事》,编撰者萧良有,夏广文作注。萧良有系明朝万历年间进士,字以占,号汉冲,汉阳人,自幼聪颖,有神童之称誉,任国子监祭酒,声望很高,著有《王堂遗稿》。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,祭酒相当于的校长。以这么高的地位,亲自来撰写蒙书,也就是小学生读的书,可见那时对蒙学教育之重视程度。
后来杨臣铮认为萧作《蒙养故事》有裨幼学,只是太简略了,夏注也有不少错误,于是大加补充订正,书名遂改为《龙文鞭影》。何谓龙文鞭影?很多人不解其中意义。龙文是指古代良马,因见到鞭影就会疾驰,无须鞭打,其含义即是说,读这本书是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的。
到了清末,丹徒人李恩绶认为这本书虽风行已久,但有谬误之处,于是又经过了一番校对增删,于光绪年间付梓刊行。
后来又有清人李晖吉、徐瓒,仿照《龙文鞭影》的体例,合编了一部《龙文鞭影二集》。我们所看到的《龙文鞭影》多半是经过了上述一些人的不断增补、订正、充实后的本子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诗经
- 周礼
- 仪礼
- 尔雅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北史
- 陈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五代史阙文
- 九州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英雄记
- 载记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蛮书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虎钤经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神峰通考
- 焦氏易林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人物志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西游记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老残游记
- 子不语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