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回 王客商投宿遇强人
王客商投宿遇强人
话说刘公自从判断举人吴仁、赵氏叔嫂二人用长蛇谋害人命一案,江宁府军民无不称奇,都说这位刘爷好官府,清似水,明如镜,实在的令人可敬。
按下众百姓闲谈不表。且说刘大人自刨坟相验回衙,一夜晚景不提。到了第二日早旦清晨,大人茶饭酒罢,立刻升堂,众役排班。刘公才要判断煞结民词,忽听衙外有人声喊冤,说:“冤哉,冤哉!青天老爷救命要紧!”
大门外,只听有人声叫喊:“冤枉冤哉了不成!青天太爷将人救,可恨赃官诬小民。”刘大人,座上吩咐“出去看,速把那,告状之人带进门!”站班衙役往外跑,来至门外细留神,但见却是人两个,公差看罢问分明:“不用乱嚷故喊叫,大人叫你快些行。”二人回答说:“是是,正然前来见大人。”言罢齐将角门进,公差传报语高声。刘公座上仔细看,两边官吏各睁睛。但只见,外边进来人两个,未问言词先辨形:头前顶戴白毡帽,布袍布褂紧随身。
棉带系腰搭拉穗,白袜青鞋足下登。年纪却有六十岁,行动跄跄带嗽声。后边之人戴缨帽,绸袍布褂尽是青。年纪倒有五十岁,布靴一双足下登。面貌不像行凶辈,眉目之中带老成。滴水檐前齐跪倒,公差回话已退身。刘大人,座上看毕往下问,慢吐清音把话云:“你们二人因何故?一一诉讲要分明。”
刘公乃是天生成的一位能臣,从来问事与别官不问,并不刚强暴躁,察颜观色,辨别鱼龙。看罢,立时在座上往下言讲:“你二人是哪里人氏?做何生理?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?一个一个诉上来,不许争词强辩,不许刁词妄拉!”“是。”二人答应,磕一个头,那一个年长些的先就讲话。
那老者,未曾说话将头叩,大人青天在上听:“小人家住句容县,龙潭码头有门庭。姓盛名叫盛公甫,今年六十零四春。全凭开店为生理,公平交易不欺人。上月二十单三日,就是这,客人投店进我门。行囊沉重银不少,坐跨走骡独自行。到店中,小人盘问他来历,客人弃骑对我云,他说家住太原府,生意来往贩绸绫,如今回家归故士,来岁开春方上京。今日个,在此投宿住一夜,明日一早就登程。小人闻听吓一跳,半晌沉吟尊客人:‘明知自己行李重,为何还从此路行?新近出了人一伙,近来这里闹得凶。西北离此三十里,有一座,玉皇大庙古禅林。寺内先有僧家住,被贼赶得影无踪。他们就在里边住,说来就有二十人。白昼出来硬打抢,专截经商过往民。你要是,没有行李只管走,怕的是,金银随身橐子沉。要想过去不能够,留下资财丧残生。难为你,竟会那边过来了,难道强人不晓闻?’实回大人一句话:客人闻听吃一惊。骑上骡子就要走,小人相拦不放行。”
刘大人听到此间,在座上开言,说道:“盛公甫。”“有,小人伺候。”“本府问你:这一个客人,是上月二十三日到你店中下店?是你告诉他:离你们龙潭码头的西北上三十里,有一座玉皇古庙,庙内有一伙强人住居?是这伙贼专截经商,打劫客旅,他的行李沉重,冒险耽惊竟自闯将过来?是他听见这个话自然后怕,要走,你为何复又拦住不放他去,取何缘故呢?”
老者见问,复又磕头,口尊:“大人,并非小人不放他走,却有个缘故。因上次七月间,有两位客人,也是行李沉重,小人就多了个嘴,也是如此告诉他,二人闻听害怕,即刻出店,径自去了。迟不多时,就有十数个人来,手执刀枪,闯进小人的店门就问:‘有两个客人,可曾下在你家店内?快快实说:现在那里?’屋中小人回答:‘没有见。’他如何肯依?不容分说,前后搜了个遍,并无客人。他们就说是小人泄机,将那客人放走,只有心要害小的性命。内有一人解说:‘你我快往前追赶,如若赶上便罢;若是赶不上,回来杀他不迟。’众人应允,一齐出了店门去了。回大人:几乎把小人吓死。”
“回大人,众贼说罢出店去,小人心中耽怕惊。那天不过一更后,众人又到我店中,只说赶上那两个,俱各杀死丧残生。行李抢回得饱载,只有一人把话云,口叫‘店家听我讲,几句话,要你留神记在心:以后再有人下店,不可传言走漏风。截客不干你的事,何必多言信口喷?但若再像今日事,一定要,先追老狗命残生。’说完俱各出店去,小人这才放下心。回大人:被害之人无苦主,地方报到县衙中。县官自把身家保,只说差役访拿人。小的明知这件事,那敢多言说一声?正是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那天若把客人放,众强盗,他若来时怎样应?自然拦他不放走,所因惧怕众强人。”刘爷闻听心不悦,虎面含嗔把话云,座上叫声“盛公甫,这算是,心中奸诈不公平。只图自己身无事,不管别人死共生。你只顾,拦住客人不放走,贼盗来时了不成。损人利己不公道,白活花甲有余零。”老者着忙将头叩,口尊“青天爷上听:内中另有一缘故,大人呀,容我细细讲分明。”
盛老者往上磕头,口尊:“青天大人,小的相拦客人不放他,我有救他之意呀!爷爷,这个客人见小人相拦不放他走,说:‘你把我拉住,不过是自己保身家,坑我的性命。’小人闻听,说:‘我要有心害你之命,我就不告诉你咧,你如何知道?’你住在我的店内,贼人来时,你落个人财两空。’客人说:‘既是如此,为何又不放我走呢?’小人说:‘你就是走,他们随后赶上,你的性命也是难保。’客人说:‘依你怎么样呢?’小人说:‘我有两个表弟,姓杨,在前边十五里地之遥,地名叫杨家庄,哥哥杨文炳,兄弟杨文芳,两个人俱都是前科的武举,身量高大,臂力过人,浑身武艺,胆量不小。平生仗义,怕软不怕硬。我如今写一封书字拿去,你奔到他家,可保无事,大料着那贼人闻名,未必敢找了去。就让他们找到那里去,我那两个表弟可也不怕他们。’这客人闻听,心中是个喜欢,立逼着小人写了一封书信,他揣在怀内,骑上骡子,出了店扬长去了。’回大人:好,那天不过刚黑,众贼人来了。小的数了数,不多不少,整二十个。进了店就问小人说:‘有个骑骡子的人,在你这里歇了一歇,你见了无见?’小人闻听,说:‘方才咧有个骑黑骡子,到这歇歇,走咧。他说往前边杨家庄杨武举家去了。’贼人说:‘往那里去,难道我们就找不了去不成?’说罢,全都出店,自去了。”
老者复又将头叩,口尊“青天老大人:他等出店扬长去,后来事,爷问客人自然明。”刘公闻听开言道,眼望客人把话云:“你到那里怎么样?以往从前诉讲明。”客人未语先叩首,尊一声“太爷青天在上听:小人家住太原府,平阳祖居是良民,每年并不在家内,贩卖绸缎去上京。
小人名叫王自顺,今岁四十九岁零。那天九月廿三日,龙潭投宿进店中。店家对我言就里,小人闻听心内惊。住下也是难保命,要走又怕众人跟。多亏了,盛姓店东为人义,亲笔写下书一封。他叫小人投表弟,杨家庄去投武举两个人。小人时下那怠慢,上了骡子出店门。不多一时十五里,进庄访问到他门。叫门家丁回进去;杨武举里边出来迎小人。先令家丁搬行李,然后将骡拴在棚。将小的,让到书房分宾坐,招呼家丁献茶羹。追问小人从何处到,小的把已往从前对他云。书字拿出递过看,瞧罢之时口内应。家丁立刻摆上饭,哥俩一齐让小人。吃饭已毕撤下去,不觉黄昏点上灯。那天不过一更鼓,大人呀,若是说出吓死了人!”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周礼
- 孝经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通典
- 传习录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梦溪笔谈
- 论衡
- 公孙龙子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古今谭概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何典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李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道家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