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回 暗勾连官匪同为虐
暗勾连官匪同为虐
刘大人在公座上,听客人王自顺之言,爷的心中犯想,说:“据客人之言,不用说,武举一家是那一起贼人杀死。内中误事,俱是知县之过。此事必须如此而行,方能完结此案。”刘公想罢,往下又开言,说:“王自顺。”“有,小人伺候。”
刘爷说:“你二人下去补状,待本府行文,提句容县令、杨家弟兄到来时,一并听审圆案。”“是。”两个人磕头站起,退步出衙,补呈子不表。
且说刘爷往下问道:“此处离句容县衙,有多少路程?”
下役跪倒回话,说:“此处离句容县六十五里之遥。”刘公点头,下役站起,退闪一旁。大人吩咐:“书吏作文一套,到句容县,把知县与杨家弟兄、还有乡保地方,一齐提来,完结此案。”“是。”书吏答应,立刻回科房,作文书,用印,差该值的人去提差不表。大人退堂,下役散去,掩门。刘爷回后用饭歇息,俱各不表。
此书速快。到了次日天交正午的时候,下役回话说:“禀大人:句容县知县与杨武举俱各提到,请大人的示下。”刘大人吩咐:“叫外边伺候,立刻升堂。”内厮答应,连忙外跑,传出话去,不多一时,伺候停毕,进内回话。大人走出房来,张禄跟随,转过二堂,闪屏门,进暖阁,大人归位坐下,众役喊堂,两边伺候。刘爷上面吩咐:“叫句容县知县、带杨武举当堂问话。”
清官座上言未尽,忙坏当差应役的人,答应一声往外跑,登时之间到大门。口说传话“大人叫:知县武举三个人。”句容县,知县答应头里走,杨家弟兄后面跟。三人举步角门进,刘公座上细留神。但则见:前边走的是知县,头戴秋帽颜色鲜。天蓝缎袍石青褂,鸬鹚补子钉前胸。飘带荷包分左右,缎靴一双足下登。年貌不过五旬外,面带奸诈不老成。二位举人跟左右,俱各绸袍紧着身。立绒秋帽头上戴,缎靴薄底带灰尘。身体生来多雄壮,腰围背厚在年轻。瞧他俩,面目忠厚人慈善,不像行凶那等形。刘爷看罢心中想:意中照顾他二人。他弟兄,若不仗义行此事,焉有塌天大祸星?知县当先忙行礼,仪注不敢错毫分。
礼罢躬身一旁站,武举双膝跪在尘,磕头一心听吩咐。堂上的,刘爷开言把话云:“下边二人何名姓?家住句容什么村?所因何事遭陷阱?你把那,已往之事细表明。”两个武举将头叩,文炳开言尊“大人:举人祖居句容县,杨家庄,遗产尽够过光阴。父母双亡去世早,只有同胞二弟兄,弟名文芳兄文炳,本姓杨,去岁秋科中举人。”
杨文炳磕头,说:“回大人:举人兄弟,平素间闭门不出,每日家中操演弓箭,以图上进。正是闭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。
正月二十三日,天色将晓,有一人叩门,口称是龙潭镇开店的盛公甫那边来的。回大人:这个盛公甫原是举人的亲表兄。家丁报禀举人,举人瞧了瞧,是我表兄的笔迹,本曾看出,先把那人让至书房之内,行李搬进屋中,骡子拴在槽头,叫家人预备茶水,这才把书拆开观看。原来是举人的表兄盛公甫,托付举人弟兄照看这一位客人。客人原来是山西太原府的人,贩卖绸缎为生,姓王,叫王自顺,因为路过龙潭镇,要在举人的表兄盛公有的店中投宿,盛公甫知道那条道上难走,叫他下在店中罢,又怕众贼人赶到店中害死客人,连累店家遇祸。”
杨文炳,复又进礼将头叩:“大人青天在上听:举人表兄盛公甫,生来相熟有慈心,见了客人生怜悯,唯恐王姓丧残生。欲待要,留他住在招商店,又怕贼人随后跟。客人受害也不好,又怕连他有灾星。欲待要叫客人走,强贼必定要追寻,赶上客人还是死,看他一场无始终。因此盛姓将书写,叫他到杨家庄上找举人、在我家中住一夜,明日登程无事情。回大人:举人弟兄多仗义,再者又看盛表兄。留下款待那人饭,出房安歇到二更。门外又听来人叫,敢则就是众贼人。看门的,进内去报他的主,就知必是是非星。弟兄二人拿兵器,出来口叫开大门。强贼就有十数个,各把刀枪手内存。举人问他何缘故,他说来把客人寻。将他们,个个请在大厅上,诉说其中就里情。他说我们为盗寇,并未到过你的村。皆因是,闻我弟兄名头大,并未曾,偷盗杨家庄上民。
“回大人,众贼说:‘我们纵然做贼,并不曾到过贵村,皆因看的是你们俩,也算是此处的杰俊。自古说好汉爱好汉,并非怕你不敢来,你们错想了。今晚上我们哥儿们既是赶到此处,论理,就该把人早早献将出来,才是正理。’大人想:举人既把那人留在家内,焉肯又把他献将出来?举人无奈,对他们言讲大理,说那做贼的不好之处,损人利己,将来定有报应。
举人说:‘就是你们来赶上客人,也不过为的是财呐!今朝看我的薄面,将此人放过,我情愿奉送几百两银子,你们拿去,此事如何?’回大人:谁知他们不依。群贼之内有一人开言:‘谩说你给几百银子,就是黄金过北斗,也不算什么!你要是软弱无能的人,这倒使得;要是让了你,要不出客人去,还叫别者的江湖闻知耻笑。’举人闻听贼的这些话,心中就有几分怒气。举人说:有,银子也有,只怕你们要不出去。’”
杨武举,口中连把“大人”叫,贵耳留神情听真:“众贼闻听举人话,大众不依齐动嗔。跳出大厅讲动手,举人弟兄那肯容?招呼家丁明灯火,奋勇努力要相争。手下家人也来助,主仆齐心挡贼人。回公祖:众贼难把举人胜,带众着伤有二名。余者胆怯不敢战,思量只恐要逃生。若论理,一齐该当全拿住,送到当官问罪名。内中却有两件事,饶过众寇也通情。头一宗:他们无伤客人命,行李未动半毫分;第二宗:惧怕余寇来去事,他们不敢惹举人,拿着别者来出气,岂不就,苦坏杨家庄上民?饶他去罢是正理,自然成全在心中。那知慈悲生祸害,反惹飞灾祸奔身。开路饶放强贼走,抬定着伤两个人。出了大门扬长去,举人家丁关上门。谁知客也无睡醒,前走致谢到厅中。歇息半夜天光亮,打发客人起了身。一天无事直到晚,各自安歇睡昏沉。那天中过二更鼓,一桩异事罕惊人。”
“回大人:二十四日这一晚上,二更多天,举人家里俱各睡着,只听‘咕咚’一声,把举人惊醒。皆因举人的心中有事,怕的是贼反来搅闹。睡梦之中,只听‘咕咚’一声响亮,就掉在举人的窗外。举人连忙穿衣,秉灯出房,留神观看,却是一个蓝包袱。随即打开一瞧:里面包定血淋淋的两颗人头!举人看罢,情知是贼人移祸之计,少不得等到天明,举人同兄弟杨文芳,拿定那个包袱,同着乡保地方,一同进句容县报明此事。
谁知这位县尊一味地偏心歪问,只说举人弟兄将人杀死,堂前只叫招认。回大人:举人无可所招认,不过实诉而已。怎奈县尊不听,硬行文书一套,将我弟兄二人前程革退,要动刑审问。
举人细想:贼人把头移祸于我,我说必是贼人暗害我之意,因此举人哀告,怎奈县尊总也不听。”
杨文炳,复又向上将头叩,口尊青天在上听:“举人明知有后患,强贼定害我满门。无奈复又央县令,弟兄两个留下心:放回一个保家眷。知县执意不肯从,要放一个不能够,全都拘禁县衙中。次日一早人来报,牌头报事到衙门。举人的,家中尽被人杀死,二十四口赴幽冥!定是众贼来暗害,丧尽全家真惨情!今蒙大人提来审,得见青天一般同。望大人,速拿此贼结此案,合家幽魂感天恩。”
说着连连将头叩,刘爷开言把话云:“叫声武举杨文炳,算是胡涂心内浑。你说明知有后患,为什么,粗心反中计牢笼?进县去把人头报,弟兄很该去一名,留一个,在家提防保家眷,如此而行理上通。弟兄两个同进县,也算是,天宫造定不非轻。二十四人坑性命,冤冤相报在今生。就只可恨句容县,做官胡涂很不明。若还暗把人杀害,谁还肯,自拿人头到县中?既叫武举他偿命,尸首却在那边存?拘禁武举有缘故,生生的,断送杨家满共门!本府定叫他偿命,这宗贪官岂可容!”刘大人,说话之间翻了脸,把一位署任的贪官吓冒了魂!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左传
- 仪礼
- 孝经
- 尔雅
- 公羊传
- 笠翁对韵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新五代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续资治通鉴
- 纪事本末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庐山记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荀子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近思录
- 帝范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虎钤经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清代名人轶事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聊斋志异
- 西厢记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训蒙骈句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