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
周去非,字直夫,浙东路永嘉人,南宋隆兴元年,他29岁时中进士。生平事迹已难详考。其好友楼钥在淳熙十六年为他写了祭文,说他年寿数五十五,由此可推知周去非生卒年为1134~1189年。
周去非是宋徽宗宣和初年大儒周行己的族孙,家境优裕。周行己是北宋教育家,元祐进士,官至大学博士。周去非的大哥周鼎臣,字镇伯,曾官漳浦县主簿。他和几个兄弟都是由大哥周鼎臣培养成才的。
长兄为父,大哥周鼎臣很早就担当起养育几个弟弟的重担。据《周镇伯墓志铭》记载:诸弟迭起,各取科目,争为闻家,然皆由君教也。周鼎臣对兄弟尽职尽责,他将几个弟弟都培养成了进士,周去非在哥哥的精心培育下也通过了严格的科举考试。周去非在29岁那年得中进士,据《宋史·选举二》,他折桂的那一科,除了前五名得到较好的官位外,多数人为诸州司户簿尉,即授远地各州府县衙门的部门管事;余下的守选,就是等候选用。大多数连守选也没得到的人,,因为已考得进士资格,称为有出身,不久也会得到簿、尉一类低品的文、武小官阶。据《宋会要辑稿》载,周去非名次排在前五名之外,自然是官卑职微了。
南宋乾道八年,周去非赴广西任钦州教授。教授是宋代的地方教职官,州里的教授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教育局长。第二年他回乡丁忧,他的好友、新任广西最高军政长官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范成大,还写了一首《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》的诗赠别他: 青灯相对许儒酸,
老去羁游自鲜欢。
昨夜榕溪三寸雨,
今朝桂岭十分寒。
知心海内向来少,
解手天涯良独难。
一笑不须论聚散,
少焉吾亦跨归鞍。
周去非丁忧家居期间,常与同科进士好友楼錀在一起讲学论政,楼錀后撰文云:始虽同登,各天一隅。余分郡符,君方尤居。间至偃室,退公之馀。讲《易》谈元,为之踌躇。剧论世故,发蒙砭愚。再仕峤南,备历崎岖。叙述了周去非初入仕途之经历。
回永嘉没住多久,南宋乾道九年周去非再仕峤南,备历崎岖,又回到岭南的工作岗位。这回是在静江府所属古县任县尉,如他在《岭外代答》自序所谓试尉桂林,成了范成大的幕僚。
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,掌治安捕盗之事。南宋时县尉以阅羽弓手、禁止奸暴为职责,是与今天之公安局长相似的官位。范成大有时叫周去非到帅府议事,与闻团结边民之事,团结边民正是县尉职责。一个文质彬彬的教职官为何调任地位较低的县尉?是为了方便与范成大等文友交游还是出于别的原因,就不得而知了。《岭外代答》灵岩条云:余尝摄邑灵川,如果周去非是以县尉官职代理灵川知县,那也说得过去。
范成大评价周去非气质拔俗,将他比作海内知心。这样的一个文人也许并不适合追捕缉盗的县尉工作。淳熙二年,范成大赴成都上任,与周去非等人惜别时说嗟我与五君,明发各飞散,这个文人小圈子就各奔前程了。周去非回到钦州继续任教授。此时名将岳飞的三子岳霖任钦州知府,他在钦州拓建学宫,大兴教育,延聘周去非可能是他的主张,不然以南宋官制,周去非的任期已经满了。
接任静江知府的是时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张栻,周去非成为他的高足,常去桂林向他请教。张栻《钦州学记》说周去非于淳熙四年官满归乡,从此告别在广西六年的仕宦生涯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明史
- 宋史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元史
- 金史
- 梁书
- 辽史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通典
- 史评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名贤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总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