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回 陈锦堂戒烟得美缺 杨天德匿怨访同僚
陈锦堂戒烟得美缺 杨天德匿怨访同僚
且说林公奏折到京,照例递到军机处,先由军机大臣拆阅,然后由值班大学士于早朝时进呈御览,这是当时的定例。那林公的奏折,却巧落在穆彰阿手里,他和林公本是死对头,当下把奏折披阅一过,自言自语道:“这个怎好算禁烟善后章程,简直是官逼民反的条件。”当时军机几位夙有烟癖的大臣,听了穆彰阿的话,很觉奇怪!忙走到他公案边,把奏折略观一过,始知就里。他们自相护短,如今听穆彰阿这样一说,都随声附和道:“林制军太觉好大喜功了,圣上为嫌黄鸿胪所奏,吸烟者罪应论死,定法太严,与十恶绝无区别,才通谕各直省督抚各抒所见,妥议章程具奏。现在林督所拟六条章程,催波助澜,比较黄鸿胪原奏益觉严峻,使全国数百万吸烟、卖烟、贩烟、制烟具的百姓,同罹死罪,倘然激而生变,这许多人铤而走险,聚众闹起事来,那末谁尸其咎?”穆彰阿懒懒地说道:“黄、林本是一丘之貉,皆喜欢多说多话,惹出祸来,横竖有地方官担任处分;侥幸有功,便是他们的劳绩,何乐而不为。不过此事关系全国民命,林督敢于冒昧具奏,我们当军机的,职掌全国章奏,岂可和他一般见识,草率进呈。现在暂时不必去议论他,姑且搁过一边,待等各省督抚复奏陆续到京之后,就中将龙成持重的折子,先行进呈。类似这些混帐折子,未了进呈,使皇上看了,也分别得出一个好歹,以免苛法扰民,有玷圣上美名。不知诸位意下如何?”众大臣听了,自然尽表同情,穆彰阿随手把折子纳入抽斗中,直待各直省督抚的复奏,俱已到齐进呈,林折依旧搁置。
道光帝素知林公为当世第一贤臣,十数年间,由外放杭嘉湖道,擢升至湖广总督,凡有疑难要政,着各督抚妥议具复,最重视林公的复奏。此时将进呈的各省督抚奏章,一一翻阅,却只不见林公的奏疏,心中十分疑惑。皇帝深知林公办事勤慎,决不至延长不奏复的,其中一定另有作用,便向穆彰阿问道:“湖广总督林则徐此次有无奏折到京?”穆奸晓得捏不拢了,就奏道:“有是有的,只因递到较迟,不及编录,当于来朝进呈。”等到次日早朝,穆奸亲自进呈林公奏折,并奏道:“林督所拟章程,比较黄鸿胪原奏更为严峻,倘然准予颁行,只恐民害未除,激成叛变,恳请乾纲独断,暂缓颁行。”道光帝本来好算得一代令主,惟于朝臣之中最信任穆彰阿,以致被他弄权闹坏了不少大事,这也是一重大病。当下听了穆奸的奏语,竟将林公的章奏留中不发,若然当时准予颁行全国,认真严禁,鸦片烟害早已禁绝,中国可以富强了。权奸误国,可深浩叹!
当时道光帝把林公奏折留中不发,面谕穆彰阿通饬各直省督抚严厉禁烟,杜绝金钱外溢。穆奸奉谕而退,回到军机处,拟就公事,发寄各督抚,不在话下。
且说此时的烟害,当推广东、湖北及沿海各省为最甚。林公升任湖广总督,适当贩烟吸烟最盛之地,所以不惜工夫,拟具章程并戒烟良方,专折奏请颁行,哪知犹如风筝断线,杏无回音,仅接到军机大臣字寄,内开:奉上谕,督促各直省长官严申烟禁,烟犯拘案,加等治罪;地方官查禁不力,立予处分。禁烟成绩最优者,列为考绩,奏请破格擢升。
林公披阅一过,见上谕中并未提及复奏的章程与禁烟良方;料必留中不发了,暗想:既不颁行吸烟论死新例,徒托空言,怎能有效,一般嗜烟成瘾的,痼疾已深,一经戒烟,废事失业,都愿引鸩自杀;一般烟贩奸商,大利所在,怎肯放弃,因此烟禁虽严,烟害依然弥漫全国。现在既奉上谕严催,兼之楚省为鸦片总汇之处,岂可不认真严申禁令呢。当即请巡抚、藩司到辕,商定办法,印刷许多禁烟告示,遍贴通衙;一面牌示辕门,分批调验在省印委文职,自道府起至知县止,不论有瘾无瘾,概须自投辕门听验。林公此举,也是以身作则的意思,故先从官吏入手,使一班吸烟贩烟的百姓触目惊心,觉悟到地方官长吸烟,尚且要调验戒绝,吾等小民,自然更不可不戒了。那地方官自身经过调验勒戒,怎敢再庇护烟民,用意再好也没有。
哪知利未见而害先形,竟然弄出一件同僚觊觎讦告的大乱子来,殊非林公始料所及。
这事说来话长,原因由于争夺美缺而起。那时候官场制限极严,非有异常劳绩,不能越级擢升,就是补缺署任,也要按照次序先后委任,不容颠倒的。惟是差委并无阶级,只要有了奥援,用八行相托,上峰自然会特别调剂,拔委一二次优差,这是当时官场惯例。那楚省的盐法道却是著名优缺,尤其是安襄郧道,觊觎的人更多,结果为陈锦堂所得。候补道杨天德与锦堂本系旧识,同时到省,合赁一所公馆。他们二人都有阿芙蓉癖,夜来聚在一张榻上,两灯相对,吞云吐雾,抽得高兴的时候,谈天说地,述古论今,也居然风发潮涌,谈一回又抽,抽一回又谈,不到天明,谁也不睡。由是两人的交谊日深一日,犹如同胞兄弟。这个安襄郧道缺,杨天德早有企图,曾托京中大老致函林公,但是林公生平不受运动,用人行政,至公无私,无论何人所荐之人,也要看那人才干如何而定去取的。杨天德人品既不见佳,又身入黑籍,外边的声名很不好,林公如何肯擅时重用呢?至于那陈锦堂呢,才具优长,办事也不辞劳怨,林公曾委他查过楚省淮盐滞销原因,竟能不受盐商私贿,秉公办理,且能查明湖北施南、宜昌等府县,均属例食川盐,湖南郴、桂、衡三府十一州县,例食粤盐,淮盐质劣价昂,销路因之滞钝等情。林公看了他的禀复,知他查案认真,熟悉楚省盐务,就与藩司商定,委署安襄郧道。锦堂谢委辞行,挈眷赴任。
哪知杨天德起了误会,以为是陈锦堂托人走了门路,争夺此美缺,因此衔恨在心,密图报复,一向苦无机会。现在得悉严申烟禁,调验文武官员,不觉大喜过望,以为这绝好的机会来了,哪里还肯轻轻放过。不过他是走红运的能员,只怕他已谒制军,已将烟瘾戒绝,若冒昧地报告督辕,说他染有嗜好,调验时不见烟瘾发作,也得坐个诬告的罪名,非先行调查明确,再作计较不可。打定主意,一边向督辕告了个措资假,离了省城,径到安襄郧道衙门拜访。
锦堂见老友光降,心中十分高兴,竭诚招待。天德推说省城烟禁森严,不敢任意抽吸,特地请假到此,与老哥同寻吞云吐雾的乐趣。锦堂含笑地答道:“小弟蒙林制军赐给忌酸丸与补正丸各一料,已将烟瘾戒除,丸药都不吃了。”天德听说,大失所望,口头免不得恭谨道:“老哥脱离苦海,竟然跳上青云,就此扶摇直上,不消几时行见除臬开藩,而膺疆寄呢!可贺可贺!不过老哥既绝嗜好,可容小弟在此吸食?只因路上不敢抽吸,已在这里发病了!”锦堂笑答道:“老友光顾,敢不下榻相留,到内书房去开灯吧。”说着,导引天德踅入内书房,跟班提着行李跟入,即将烟灯、烟枪放到炕榻上,随手点灯烧烟,装上烟斗,天德在左边,锦堂坐在右边,天德拿枪授给锦堂道:“老哥抽口,未必见得马上就会上瘾的。”锦堂拒绝道:“请自用吧,小弟不抽,刚刚断瘾得不多时,犹如熟纸捻,碰着火星;立刻就会燃烧起来的。”天德说道:“既然决计不吸,那末我自己过瘾了!”说罢,执枪在手,烟斗门对准火头,嗤嗤嗤,把红枣大小一筒三隔冬的清膏冷笼烟,一口气直吸个干净,伸手提起小茶壶,咕嘟一口热茶,咽入腹中,有意张口把烟气向锦堂面上喷去,问道:“老哥闻着烟味是香还是臭?”
锦堂笑答道:“这种最上等的陈膏,酸香扑鼻,令我闻了馋涎欲滴。”此时跟班已将第二个烟泡装好,天德接来递给锦堂道:“只此一筒,下不为例,若然抽了一筒,马上会上瘾,我愿输个脑袋给你。横下来尝尝此烟如何。”锦堂推辞不过,横在右边,天德执抢把火,锦堂只款口含着枪头,嗤嗤嗤响了一阵,留着些不曾抽尽,顿觉精神百倍,就吩咐仆役命厨房速备盛席,送到这里,管待嘉宾。
要知天德如何讦告锦堂,且待下回分解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孝经
- 尔雅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汉书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南史
- 梁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水经注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温病条辨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格言联璧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搜神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前汉演义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列子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冰鉴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