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·老龙船户
朱公徽荫巡抚粤东时,往来商旅,多告无头冤状。千里行人,死不见尸,数客同游,全无音信,积案累累,莫可究诘。初告,有司尚发牒行缉;迨投状既多,竟置不问。公莅任,历稽旧案,状中称死者不下百余,其千里无主,更不知凡几。公骇异恻怛,筹思废寝。遍访僚属,迄少方略。于是洁诚熏沐,致檄城隍之神。已而斋寝,恍惚见一官僚搢笏而入。问:“何官?”答云:“城隍刘某。”“将何言?”曰:“鬓边垂雪,天际生云,水中漂木,壁上安门。”言已而退。既醒,隐谜不解。辗转终宵,忽悟曰:“垂雪者,老也;生云者,龙也;水上木为船;壁上门为户:岂非‘老龙船户’耶!”盖省之东北,曰小岭,曰蓝关,源自老龙津以达南海,每由此入粤。公遣武弁,密授机谋,捉龙津驾舟者,次第擒获五十余名,皆不械而服。盖此等贼以舟渡为名,赚客登舟,或投蒙药,或烧闷香,致客沉迷不醒,而后剖腹纳石以沉水底。冤惨极矣!自昭雪后,遐迩欢腾,谣涌成集焉。
异史氏曰:“剖腹沉石,惨冤已甚,而木雕之有司,绝不少关痛痒,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!公至则鬼神效灵,覆盆俱照,何其异哉!然公非有四目两口,不过痌瘝之念,积于中者至耳。彼巍巍然,出则刀戟横路,入则兰麝熏心,尊优虽至,究何异于老龙船户哉!”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诗经
- 周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后汉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续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史通
- 传习录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孙子兵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管子
- 扬子法言
- 医家
- 农桑辑要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陶庵梦忆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雍正剑侠图
- 北游记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说唐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老子
- 庄子
- 抱朴子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