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·武技
李超字魁吾,淄之西鄙人,豪爽好施。偶一僧来托钵,李饱啖之。僧甚感荷,乃曰:“吾少林出也。有薄技,请以相授。”李喜,馆之客舍,丰其给,旦夕从学。三月艺颇精,意甚得。僧问:“汝益乎?”曰:“益矣。师所能者,我已尽能之。”僧笑,命李试其技。李乃解衣唾手,如猿飞,如鸟落,腾跃移时,诩诩然交叉而立。僧又笑曰:“可矣。子既尽吾能,请一角低昂。”李忻然,即各交臂作势。既而支撑格拒,李时时蹈僧瑕,僧忽一脚飞掷,李已仰跌丈余。僧抚掌曰:“子尚未尽吾能也。”李以掌致地,惭沮请教。又数日,僧辞去。
李由此以名,遨游南北,罔有其对。偶适历下,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,观者填溢。尼告众客曰:“颠倒一身,殊大冷落。有好事者,不妨下场一扑为戏。”如是三言。众相顾,迄无应者。李在侧,不觉技痒,意气而进。尼便笑与合掌。才一交手,尼便呵止曰:“此少林宗派也。”即问:“尊师何人?”李初不言,尼固诘之,乃以僧告。尼拱手曰:“憨和尚汝师耶?若尔,不必交手足,愿拜下风。”李请之再四,尼不可。众怂恿之,尼乃曰:“既是憨师弟子,同是个中人,无妨一戏。但两相会意可耳。”李诺之。然以其文弱故,易之。又年少喜胜,思欲败之,以要一日之名。方颉颃间,尼即遽止,李问其故,但笑不言,李以为怯,固请再角。尼乃起。少间李腾一踝去,尼骈五指下削其股,李觉膝下如中刀斧,蹶仆不能起。尼笑谢曰:“孟浪迕客,幸勿罪!”李异归,月余始愈,后年余,僧复来,为述往事。僧惊曰:“汝大卤莽!惹他何为?幸先以我名告之,不然,股已断矣!”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诗经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论语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北齐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东京梦华录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管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濒湖脉学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子不语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僧伽吒经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