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传·卷三十六
◎卓行
耶律官奴,字奚隐,林牙斡鲁的孙子。朴实稳重,学问广博,熟悉本朝世系。嗜酒,好游逸。
○萧札剌 耶律官奴 萧蒲离不
起初,征辟为宿直将军。重熙九年(1040),因病辞官。兴宗因为官奴是近亲位尊,想成就其志向,便准许他自己选择一路节度使。官奴推辞说“:我生性愚钝,不能胜任官职。”加归义军节度使,则请求辞官。
辽之共国任事,耶律、萧二族而已。二族之中,有退然自足,不淫于富贵,不诎于声利,可以振颓风,激薄俗,亦足嘉尚者,得三人焉。作《卓行传》。
官奴与欧里部人萧哇交好,萧哇对官奴说“:为官不能致君尧舜,施惠于民,成就大功业,哪里值得去做呢!我与你居处于山野林下,以枕席随身,以饮酒赋诗自我娱乐,虽然不做官,也毫无遗憾。”官奴觉得有理。时人称之“二逸”。乾统年间,官奴去世。
萧札剌,字虚辇,北府宰相排押之弟。性介特,不事生业。保宁间,以戚属进,累迁宁远军节度使。秩满里居,淡泊自适。统和末,召为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。以疾求退,不听,迁夷离毕。又以疾辞,许之。遂入颉山,杜门不出。上嘉其志,不复征,札剌自是家于颉山。亲友或过之,终日言不及世务。凡宴游相邀,亦不拒。一岁山居过半,与世俗不偶。耶律资忠重之,目曰颉山老人。卒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尚书
- 礼记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后汉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元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载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盐铁论
- 帝范
- 素书
- 三略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医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术数
- 撼龙经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百家姓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别集
- 冰鉴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