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纪·卷八
景宗上
(上)
景宗孝成康靖皇帝,讳贤,字贤宁,小字明扆。世宗皇帝第二子,母曰怀节皇后萧氏。察割之乱,帝甫四岁。穆宗即位,养永兴宫。即长,穆宗酗酒怠政。帝一日与韩匡嗣语及时事,耶律贤适止之。帝悟,不复言。
景宗孝成康靖皇帝,名贤,字贤宁,小名明..。世宗皇帝第二个儿子,母为怀节皇后萧氏。察割之乱时,年方四岁。穆宗即位后,将他放在永兴宫抚养。成人后,穆宗酗酒无度,荒废国政。有一天景宗与韩匡嗣议论当朝时事,耶律贤适出面制止。景宗省悟,从此不再言及时政。
应历十九年春二月戊辰,入见,穆宗曰:“吾儿已成人,可付以政。”己巳,穆宗遇弑,帝率飞龙使女里、侍中萧思温、南院枢密使高勋率甲骑千人驰赴。黎明,至行在,哭之恸。群臣劝进,遂即皇帝位于柩前。百官上尊号曰天赞皇帝,大赦,改元保宁。以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、右皮室详稳萧乌里只宿卫不严,斩之。三月丙戌,入上京,以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。太平王罨撒葛亡入沙沱。己丑,夷离毕粘木衮以阴附罨撒葛伏诛。癸巳,罨撒葛入朝。甲午,以北院枢密使萧思温兼北府宰相。己亥,南院枢密使高勋封秦王。夏四月戊申朔,进封太平王罨撒葛为齐王,改封赵王喜隐为宋王,封隆先为平王,稍为吴王,道隐为蜀王,必摄为越王,敌烈为冀王,宛为卫王。五月戊寅,立贵妃萧氏为皇后。丙申,射柳祈雨。有司请以帝生日为天清节,从之。壬寅,汉遣李匡弼、刘继文、李元素等来贺。冬十月,东幸瑽潭。十一月甲辰朔,行柴册礼,祠木叶山,驻跸鹤谷。乙巳,萧思温封魏王,北院大王屋质加于越。
应历十九年(969)春二月二十一日,入宫晋见皇帝,穆宗说:“我儿你已经长大成人,可以将朝政交付给你了。”二十二日,穆宗遇害,景宗率飞龙使女里、侍中萧思温、南院枢密使高勋带领骑兵千人飞奔赶往。黎明时分,到达行宫所在,放声恸哭。群臣劝他登基,于是便在穆宗灵柩前即皇帝位。百官上尊号为天赞皇帝,大赦天下,改元保宁。因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、右皮室详稳萧乌里只守护穆宗不严密,斩杀之。
二年春正月丁未,如潢河。夏四月,幸东京,致奠于让国皇帝及世宗庙。五月癸丑,西幸。乙卯,次盘道岭,盗杀北院枢密使萧思温。六月,还上京。秋七月,以右皮室详稳贤适为北院枢密使。九月辛丑,得国舅萧海只及海里杀萧思温状,皆伏诛,流其弟神睹于黄龙府。冬十二月庚午,汉遣使来贡。
三月初九,到上京。任命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。太平王罨撒葛逃亡沙陀。十二日,夷离毕粘木衮因为暗中投附罨撒葛,被诛杀。十六日,罨撒葛入朝晋见。十七日,任命北院枢密使萧思温兼任北府宰相。二十二日,南院枢密使高勋被封为秦王。
三年春正月甲寅,右夷离毕奚底遣人献敌烈俘,诏赐有功将士。庚申,置登闻鼓院。辛酉,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封邺王。二月癸酉,东幸。壬午,遣铎遏使阿萨兰回鹘。己丑,以青牛白马祭天地。三月丁未,以飞龙使女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。夏四月丁卯,世宗妃啜里及蒲哥厌魅,赐死。己卯,祠木叶山,行再生礼。丙戌,至自东幸。戊子,萧神睹伏诛。六月丙子,汉遣使问起居,自是继月而至。丁丑,回鹘遣使来贡。秋七月辛丑,以北院枢密使贤适为西北路招讨使。八月甲戌,如秋山。辛卯,祭皇兄吼墓,追册为皇太子,谥庄圣。九月乙巳,赐傅父侍中达里迭、太保楚补、太保婆儿、保母回室、押雅等户口、牛羊有差。又以潜邸给使者为挞马部,置官掌之。壬子,幸归化州。甲寅,如南京。冬十月己巳,以黑白羊祀神。癸未,汉遣使来贡。丙戌,鼻骨德、吐谷浑来贡。十一月庚子,胪朐河于越延尼里等率户四百五十来附,乞隶宫籍。诏留其户,分隶敦睦、积庆、永兴三宫,优赐遣之。十二月癸酉,以青牛白马祭天地。己丑,皇子隆绪生。是冬,驻跸金川。
夏四月初一,进封太平王罨撒葛为齐王,改封赵王耶律喜隐为宋王,封耶律隆先为平王,耶律稍为吴王,耶律道隐为蜀王,必摄为越王,耶律敌烈为冀王,耶律宛为卫王。
四年春二月癸亥,汉以皇子生,遣使来贺。闰月戊申,齐王罨撒葛薨。三月庚申朔,追册为皇太叔。夏四月庚寅朔,追封萧思温为楚国王。是夏,驻跸冰井。秋七月,如云州。丁丑,鼻骨德来贡。冬十月丁亥朔,如南京。十二月甲午,诏内外官上封事。
五月初二,立贵妃萧氏为皇后。二十日,射柳以祈雨。有司奏请以皇上生日为天清节,依从之。二十六日,汉派李匡弼、刘继文、李元素等前来朝贺。
五年春正月甲子,惕隐休哥伐党项,破之,以俘获之数来上。汉遣使来贡。庚午,御五凤楼观灯。二月丁亥,近侍实鲁里误触神纛,法论死,杖释之。壬辰,越王必摄献党项俘获之数。戊申,以青牛白马祭天地。辛亥,幸新城。三月乙卯朔,复幸新城。追封皇后祖胡母里为韩王,赠伯胡鲁古兼政事令,尼古只兼侍中。夏四月丙申,白气昼见。五月癸亥,于越屋质薨,辍朝三日。辛未,女直侵边,杀都监达里迭、拽剌斡里鲁,驱掠边民牛马。己卯,阿萨兰回鹘来贡。六月庚寅,女直宰相及夷离堇来朝。丙申,汉遣人以宋事来告。秋七月庚辰,以保大军节度使耶律斜里底为中台省左相。是月,驻跸燕子城。九月壬子,鼻骨德部长曷鲁挞览来贡。冬十月丁酉,如南京。十一月辛亥朔,始获应历逆党近侍小哥、花哥、辛古等,诛之。十二月戊戌,汉将改元,遣使禀命。是月,如归化州。
冬十月,东幸袅潭。
鵩六年春正月癸未,幸南京。三月,宋遣使请和,以涿州刺史耶律昌术加侍中与宋议和。夏四月,宋王喜隐坐谋反废。秋七月丁未朔,閤门使酌古加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,男海里以告喜隐事,遥授陇州防御使。庚申,猎于平地松林。冬十月乙亥朔,还上京。十二月戊子,以沙门照敏为三京诸道僧尼都总管,加兼侍中。
十一月初一,举行柴册礼,祭祀木叶山,车驾暂驻于鹤谷。初二,萧思温被封为魏王,北院大王屋质加于越官号。
七年春正月甲戌朔,宋遣使来贺。壬寅,望祠木叶山。二月癸亥,汉雁门节度使刘继文来朝。贡方物。丙寅,以青牛白马祭天地。三月壬午,耶律速撒等献党项俘,分赐群臣。夏四月,遣郎君矧思使宋。己酉,祠木叶山。辛亥,射柳祈雨。如频跸淀清暑。五月丙戌,祭神姑。秋七月,黄龙府卫将燕颇杀都监张琚以叛,遣敞史耶律曷里必讨之。九月,败燕颇于治河,遣其弟安抟追之。燕颇走保兀惹城,安抟乃还,以余党千余户城通州。是秋,至自频跸淀。冬十月,钓鱼土河。
保宁二年(970)春正月初五,车驾至潢河。
八年春正月癸酉,宋遣使来聘。二月壬寅,谕史馆学士,书皇后言亦称“朕”暨“予”,著为定式。三月辛未,遣五使廉问四方鳏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,赈之。夏六月,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斜轸为北院大王。秋七月丙寅朔,宁王只没妻安只伏诛,只没、高勋等除名。辛未,宋遣使来贺天清节。八月癸卯,汉遣使言天清节设无遮会,饭僧祝釐。丁未,如秋山。乙酉,汉以宋事来告。是月,女直侵贵德州东境。九月己巳,谒怀陵。辛未,东京统军使察邻、详稳涸奏女直袭归州五寨,剽掠而去。乙亥,鼻骨德来贡。壬午,汉为宋人所侵,遣使求援,命南府宰相耶律沙、冀王敌烈赴之。戊子,汉以宋师压境,遣驸马都尉卢俊来告。冬十月辛丑,汉以辽师退宋军来谢。十一月丙子,宋主匡胤殂,其弟炅自立,遣使来告。辛卯,遣郎君王六、挞马涅木古等使宋吊慰。十二月壬寅,遣萧只古、马哲贺宋即位。丁未,汉以宋军复至掠其军储来告。且乞赐粮为助。戊午,诏南京复礼部贡院。是月,辖戛斯国遣使来贡。
夏四月,临幸东京,在让国皇帝及世宗庙里设置祭品祭祀。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孝经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明史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顺宗实录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英雄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史评
- 儒家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近思录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素书
- 六韬
- 将苑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滴天髓阐微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博物志
- 剪灯新话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薛仁贵征东
- 声律启蒙
- 无量寿经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太玄经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