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《练兵实纪》,明代军事家、抗倭名将戚继光撰。戚继光,字无敬,号南塘,晚号孟渚。祖籍山东东牟,生于山东登州,出身将门。自幼跟随父亲读书、习武,从小就立下了驰马疆场,保国卫家的志向,毕生 40 余年在军旅中度过。1549 年,21 岁的戚继光带兵从登州到蓟镇戍守,即守卫北京以北的长城。第二年,他回山东参加乡试,教中了武举人。同年又到北京参加会试。此时正值俺答率领蒙古军挥兵南下,一直打到了北京的东直门下,,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庚戌之变。在京会试的武举人奉命参加保卫京师的战斗,其时戚继光被任命为总旗牌官。这一事件深深激发了戚继光对北京防御的忧虑,这就成了他其后针对蓟北长城防御撰写《练兵实纪》这部军事著作的最早契机。庚戌之变后,戚继光根据蓟北长城防御的态势及蒙古军队的情况撰写了《备俺答策》,对当时的北京防御提出了较有见地的策略,为后来的《练兵实纪》一书奠定了基础。
1553 年,沿海地区倭寇猖獗,戚继光被任命为署都指挥签事,负责山东全省海防。在任内,他大力修建海防工事,整顿军纪,加强练兵,使得山东海防日趋巩固,受到朝廷的赞许。1555 年,他又被任命为浙江都指挥佥事,主管浙江全省的屯田事务。不久,东南沿海倭患严重,他被任命为浙江宁绍台参将,管理宁波、绍兴、台州三府数十州县的军务。1558 年,他又再被提升为总兵官,镇守福建及浙江金华、温州二府,都督水陆诸戎务。,在抗倭战争的实践中,戚继光愈来愈感到练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。经明朝廷批准,1559 年,戚继光在浙江义乌募兵建军。两年之内,他训练了三千劲卒。这支军队作战机智勇敢,使倭寇望之生畏,被人誉为戚家军。他在 1560 年间写成的《纪效新书》,就是他在浙江练兵、作战的经验总结,同时也是此后抗倭战争中练兵、作战的指导原则。在此后 30多年的抗倭战争中,戚家军战无不胜,每次都以极小的代价取得重大的胜利。甚至还创造了歼倭上千名,,而戚家军无一伤亡的战例。戚继光也因此被人誉为常胜将军。 戚继光训练义乌兵,完全废弃了明军原来的卫所编制和旧的作战规则,新创立了以鸳鸯阵为基础的编制和作战方法。鸳鸯阵的编制相当于现代一个步兵班,这是古代军事史上划时代的一个创举。此阵法按照兵器协同的要求组成,根据需要还可临时变化,使得军队基层单位的战斗力大大提高。
在抗倭战争取得胜利后,京城之北边患又起。元人北归,屡谋兴复,蓟北长城一带亟须有能力的将领守卫。1568 年,戚继光被朝廷任命为都督同知,总理蓟州、昌平、辽东、保定四镇练兵,用权与总督相同。当时这四镇是明王朝北京的军事重镇。戚继光上任时,蓟边兵政废弛已久,一切营任行阵,志趣识见,皆患沿袭旧套。是以将不知兵,兵无节制已非一日。原来的骑兵、步兵又不能协调作战,因此战斗力极低。戚继光到任之前的 17 年间,,曾易大将 10 人,都因不能胜任边守以罪革去。戚继光奉命于危难之际,上任之后就对边守军政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分析,他决心整顿军队,重新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新军。《练兵实纪》就是在《纪效新书》的基础上,为蓟北练兵而作的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诗经
- 尚书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梁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万历野获编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小窗幽记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警世通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