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道第一
亢仓子居羽山之颜三年。俗无疵疠而仍縠熟,其俗窃相谓曰:亢仓子之始来,吾鲜然异之,今吾日计之不足,岁计之有余,其或圣者耶?盍相与尸而祝之,社而稷之乎?亢仓子闻之,色有不释。其徒黡啜从而启之。亢仓子曰: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,而百姓猖狂,不知其所如往。今以羽俗父子窃窃焉,将俎豆予我其的之人邪?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。黡啜曰:不然,夫寻常之汙,巨鱼无所还其体,而鲵为之制;步仞之丘,巨兽无所隐其躯,而蘖狐为之祥。且也尊贤事能,饷善就利,自尧舜以固然,而况羽俗乎?先生其听矣。亢仓子曰:嘻来夫!二子者知乎?函车之兽介而离山,罔罟制之;吞舟之鱼荡而失水,蝼蚁苦之。故鸟兽居欲其高,鱼鳖居欲其深。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,亦不厌深眇而已。吾语若大乱之本榼乎?尧舜之间其终存乎?千代之后,必有人与相食者矣。言未终,南子荣之樗色蹵然膝席曰:樗年运而长矣,将奚以托业,以事斯言?亢仓子曰:全汝形,抱汝生,无使汝思虑营营,若此绪年,或可以及此言。虽然,吾才小不足以化子,子胡不南谒吾师聃。亢仓子既谢,荣之樗不释羽俗而龙已乎。
天下之水性清,土者滑之,故不得清;人之性,寿物者滑之,故不得寿物也者。所以养性也。今世之惑者,多以性养物,则不知轻重也。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,利于性则取之,害于性则捐之。此全性之道也。万人操弓共射一招,招无不中;万物章章以害一生,生无不伤。故圣人之制万物也,全其天也,天全则神全矣。神全之人,不虑而通,不谋而当,精照无外,志凝宇宙,德若天地然。上为天子而不骄,下为匹夫而不昏,此之谓全道之人,心平正不为外物所诱。曰:清清而能久,则明明而能久,则虚虚,则道全而居之。 秦佚死,亢仓子哭之,其役曰:天下皆死生,何哭为也。亢仓子曰:天下皆哭,安得不哭。其役曰:哭者必哀,而先生未始哀,何也?亢仓子曰:举天之下,吾无与乐,安所取哀?蜕地之谓水,蜕水之谓气,蜕气之谓虚,蜕虚之谓道。虚者道之体,靖者道之地,理者道之纲,识者道之目。道,所以保神德,所以宏量礼,所以齐仪物,所以养体。好质白之物者以黑为污,好质黑之物者以白为污。吾又安知天下之正洁污哉!由是不主物之洁污者矣夫。瞀视者以黊为赤,以苍为玄,吾乃今所谓皂白,安知识者不以为赪黄?吾又安知天下之正色哉?由是不遁物之色矣。夫好货甚者,不见他物之可好;好马甚者,不见他物之可好;好书甚者,不见他物之可好。吾又安知天下之果可好者、果可恶者哉!由是不见物之可以保恋矣,无能滑吾真矣。
陈怀君柳使其大夫祷行聘于鲁,叔孙卿私曰:吾国有圣人,若知之乎?陈大夫曰:奚以果明其圣?叔孙卿曰:能废心而用形。陈大夫曰:敝邑则小,亦有圣人,异于所闻。曰:圣人为谁?陈大夫曰:有亢仓子者,偏得老聃之道,其能用耳视目听。定公闻而异焉,使叔孙氏报聘且致亢仓子,待以上卿之礼。亢仓子至,宾于亚寢。鲁公卑辞以问之,亢仓子曰:吾能视听不用耳目,非能易耳目之所用,告者过也。公曰:孰如是,寡人增异矣。其道若何,寡人果愿闻之。亢仓子曰:我体合于心,心合于气,气合于神,神合于无,其有介然之有,唯然之音,虽远际八荒之表,迩在眉睫之内,来于我者,吾必尽知之,乃不知为是我。七窍手足之所觉,六腑五脏心虑之所知,其自知而已矣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后汉书
- 新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周书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华阳国志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孙子兵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