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回 颛顼帝高阳氏即位
颛顼帝高阳氏即位
却说颛顼高阳氏,姓姬,祖曰黄帝,父曰昌意,娶蜀山氏之女名曰昌仆,是为女枢。一日有月出,感瑶光指贯月之祥,因怀孕,十有二月生帝于若水。年十岁,幼而神灵聪明敦敏,年十二佐少昊,二十岁即帝位,以水德绍金天氏为天子。初国于高阳保定,故号高阳氏。复都于帝丘东昌。以少昊四子为佐:长曰天重,次曰地该,三曰人脩,四曰和熙,为金、木、水、火四官。又以炎帝之子勾龙为土官,共为五官,以正五行。以少昊之子黎高阳孙名重封为正官。司天治历明时之类,属神明祭祀,以耻属之也,司地度地居民政教,以连属之也。帝治天下,绝地通天,无相侵渎,神人不杂,万物有序,民安其生焉。
话分两头,却说九黎兄弟自九路诸侯退兵之后,亦不敢出乱天下。闻少昊崩,颛顼即位,兄弟自相议曰:“我兄弟前者本欲灭诸侯王天下,不想中勾龙之计,败于九路诸侯。今新天子即位十七年矣,朝中众臣无能,我等兵精粮足,正好此时兴兵杀入高阳,杀了天子,我等兄弟分作九国以治天下,有何不可!”黎巨曰:“兄言最当。但我等此行定以必胜为主,决不可如前我等兄弟相离,但逢敌兵,务要首尾相应。排下九宫阵,彼不能攻,方为全胜之计。”黎贪曰:“贤弟之言极是。”即传下将令,统兵三十万,择定八月一日,以黎辅、黎弼为左右大先锋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凡经过处,一片火飞,人民不胜其苦。州县官军望风而逃。
却说颛顼帝一日升殿,众臣朝毕,传表官奏曰:“今蜀中九黎复反,统兵三十万,不久杀至高阳,望主上速降圣旨,召兵以救百姓倒悬之急!”帝闻奏顾谓勾龙曰:“先帝在日,九黎作乱,得卿召九路诸侯征之,久不敢出乱。朕今即位,彼兄弟原心不改,又复作乱。卿今以何策灭之?”勾龙奏曰:“九黎作乱,臣前奏先帝统九路诸侯以征之,一战遂困九黎。因粮草不足,权且退兵。久欲备粮整兵,再会诸侯伐之,又遇先帝宾天。今我主即位,臣亦密察九黎未敢妄动,故未奏闻。不想九黎狼子野心,又复反乱,幸逢圣上邹屠皇后生有太子九人,俱聪明智慧,勇冠三军。乞陛下宣召太子来,臣为参谋,发兵十万,可灭九黎矣。”帝曰:“太子虽勇,未经临阵,恐非其敌。”勾龙曰:“我主放心!臣虽不才,今为参谋,赖主上洪福、太子勇力,九黎乃无谋之辈,臣料一阵可灭矣。”帝闻奏大悦。即传旨宣太子九人至殿。太子等奏曰:“父王宣儿等有何旨意?”帝曰:“蜀中九黎作乱,妄动刀兵,勾龙保举汝等九人贤能,领兵前去怔伐,未卜汝兄弟肯去否?”九太子齐声应曰:“儿等不肖,既勾龙保举,乃国家大事,安危所系,焉敢有辞!”帝大喜曰:“朕观汝九人,足可敌九黎。但行军非细事,宜听勾龙约束,务以决胜为主,毋负朕望!”太子等拜谢。帝封大太子辂明为总督统兵大元帅之职,勾龙为征黎都参谋。封八、六子皆为将军之职,各赐金花二朵,御酒三杯,一个个耀武扬威,辞帝出朝。众臣齐送于教场中,整点人马。不知出征如何,下回便见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尔雅
- 中庸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六韬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医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天玉经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女仙外史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黄帝四经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