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
九太子征伐九黎
却说勾龙生得身长一丈,面如冠玉,峨冠束发,先至演武厅以候九太子,且看九太子怎生打扮出兵。真个是朝中天子二宣,阃外将军一令。只见十万大兵燕翅排开,帜祴音该鲜明,队伍不杂。军中奏乐三番,画鼓三通,单等太子到来:
长太子名辂明,年二十四岁,生得身长一丈三尺,白面长髯,朱唇皓齿,头戴紫金冠,身穿百花锦战袍,手提丈八枪,坐下千里白龙马。
二太子名苍舒,年二十三岁,生得身长一丈四尺,白面乌须,头戴凤翅紫金盔,身穿大红锦战袍,手提三尖两刃刀,坐下追风青骢马。
三太子名隤恺,年二十二岁,生得身长一丈二尺,面黄须赤,头戴束发冠,身穿绿锦袍,左弓右箭,手持方天画杆戟,坐下一匹黄骠马。
四太子名梼戭音仇眼,年二十一岁,生得身长一丈三尺,乌髯赤面,头戴虬龙金盔,身穿青锦战袍,手提两口青锋斩妖剑,坐下一匹紫骅骝。
五太子名大临,年二十岁,生得白面乌须,身高一丈二尺,头戴紫金盔,身穿锁子黄金甲,红袍白马,手提偃月铜刀,左弓右箭。
六太子名庞降,年十九岁,生得青面赤发,身高一丈二尺,头戴烂银盔,身穿绿锦战袍,手持月样宣花斧,坐下一匹逐电乌龙马。
七太子名庭坚,年十八岁,生得面赤口方,身高一丈一尺,头戴蟠龙盔,身穿百花锦征袍,手提两柄流金锤,坐下一匹枣骝驹。
八太子名仲容,年十六岁,生得身长一丈一尺,面黄无须,头戴四凤盔,身穿绛红袍、黄金甲,手持丈八蛇矛,坐下一匹千里粉青马。
九太子名叔达,年十五岁,身长一丈,白面朱唇,发刚齐眉,未冠,头戴束发冠,身穿紫锦袍,腰系八宝玉带,手持虎尾鞭,坐下银褐马。
勾龙见九位太子齐至教场而来,忙下座,出辕门外迎接入到演武厅上,一一相见毕,次序坐下。茶罢,太子辂明言曰:“我等承保举奏父王统领兵征黎,明等兄弟无能,恐负先生所荐。凡有不识皆愿先生教之!”勾龙曰:“九黎所倚仗者,乃得一九宫阵法,首尾相连为势。凡他出兵,必是此阵。此阵造次不可攻,若一攻之,定然遭其计。”太子曰:“似此,何法破之?”勾龙曰:“此亦不难,但要观其动静,若有一动,便分兵三路杀进,彼必败走。若走之时,分付军士各带行粮,晓夜追赶,则九黎可擒矣。”太子曰:“承先生之教,顿开愚茅塞,但不知九黎今到何处?”言未毕,小卒报曰:“九黎领兵一路,逢州杀州,遇县劫具,无人敢敌,望风投降,已杀至高阳,只差二三百里。望太子速去迎敌!”太子闻报,问勾龙曰:“足下高明,今日用何策胜之?”勾龙曰:“臣闻帝丘地但广阔,甚好安营待敌,太子宜速去先占住,以得地利,只恐九黎先占,难以复夺。”太子忙传军令:“三军今夜要到帝丘!”三军怎敢消停,人如流水急,马似疾风吹,帝丘早到。勾龙即排九个大寨为九龙阵。太子大喜,扎营已毕。
却说黎贪与八弟曰:“此处高阳不远,惟帝丘地广可以下寨,众弟催兵速行,先占地利,以便出战。勾龙有谋,倘彼占去,我兵无处存立。”八弟得令,催兵趱行。细作报曰:“今颛顼帝命勾龙为参谋,九太子为将帅,统精兵十万已在帝丘待敌。”九黎闻报大惊曰:“吾只料颛顼必召天下诸侯,勾龙为使,一时诸侯不至,我兵急进,高阳可得,颛顼可擒。谁知不召诸侯,乃用九子为将帅。不知九子是何名?智勇何如?”九黎有一臣姓乐名利,出奏曰:“臣知九太子名。”黎贪曰:“汝既知,速言之!”乐利曰:“此九太子皆帝后邹屠氏所生,长名辂明,次名苍舒,三名隤恺,四名梼戭,五名大临,六名庞降,七名庭坚,八名仲容,九名叔达,俱善兵书、武艺,皆有勇略,主公不可轻敌!”九黎曰:“比前那九路诸侯何如?”乐利曰:“前九路诸侯全仗勾龙指示。今九太子皆有才能,非九侯之比。”九黎曰:“我兄弟有九宫之势,彼纵有能,我等但不相离;彼无有我九宫之势,来日出战,便见端的。”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大学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北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载记
- 越绝书
- 地理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谱录
- 杂家
- 千字文
- 墨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容斋随笔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绿野仙踪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东游记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何典
- 夷坚志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