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风之诗
舜帝歌南风之诗
却说舜帝自即位以来,无日不以天下民为念,乃弹五弦之琴,歌南风之诗:
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
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
帝又思之乐教天下。一日升殿,文武朝见已毕,帝问群臣曰:“朕欲正音乐以教天下,谁为可任?”重黎出班奏曰:“夔足可任。”帝悦,即以夔为正乐官,命延益八弦为二十五弦之瑟。夔领旨。于是造九韶之乐,布六列六英,以明帝德。乐成,舜帝早朝,夔进乐器,奏曰:“臣前领旨,制造八弦为二十五弦之瑟,呈上陛下,龙目观看。”帝取于御案视之,巧妙极甚。
帝大喜,命夔从首至尾,演弹整操,看其果否何如。夔领命,乃一弹操,远近闻之,爽心通窍,悦耳开目,草木亦为生辉。真可正六律,和五音,以通八风,帝曰:“卿何以识之?”夔奏曰:“臣以四方四维配合而成。”帝曰:“夫乐,天地之精,得失之节。故惟圣人和乐之本。今卿能和之,则天道正而四时序,人民安而五谷登。用平天下,一夔足矣。”命作太平筵宴,以待群臣。帝自歌南风之诗,调七弦之琴,弹二十五弦之瑟。命禹与九韶之乐。帝重加赏赐,群臣谢恩而退。
自此天下太平,万象明德,皆自帝始。时景星出,卿云兴,风凰来仪。近臣奏知,帝登殿,百工相和而歌。帝乃偶之曰:
卿云烂兮,礼缦缦。日月光华,旦复旦。
八伯咸进,稽首曰:
明明上帝,烂然星陈,日月光华,弘于一人。
帝闻奏大悦,群臣庆贺。君臣筵宴,日暮而散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诗经
- 仪礼
- 论语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武林旧事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搜神记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东游记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