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周·列传九
常思,字克恭,太原人也。父仁岳,河东牙将,累赠太子太师。唐庄宗之为晋 王也,广募胜兵,时思以趫悍应募,累从戎役,后为长直都校,历捧圣军使。晋初, 迁六军都虞候。汉高祖出镇并门,奏以思从行,寻表为河东牢城都指挥使,以勤干 见称。汉国初建,授检校太保,遥领邓州。汉有天下,迁检校太尉、昭义军节度使。 乾佑初,李守贞叛于河中,太祖征之,朝廷命思帅部兵以副焉。既而御众无能,勒 归旧籓。思在上党凡五年,无令誉可称,唯以聚敛为务,性又鄙吝,未尝与宾佐有 酒肴之会。尝有从事欲求谒见者,思览刺而怒曰:“彼必是来猎酒也。”命典客者 饮而遣之,其鄙吝也如是。太祖受命,就加平章事。初,太祖微时,以季父待思, 及即位,遣其妻入觐,太祖拜之如家人之礼,仍呼曰叔母,其恩顾如是。广顺二年 秋,思来朝,加兼侍中,移镇宋州。三年夏,诏赴阙,改授平卢军节度使。思将赴 镇,奏太祖云:“臣在宋州出镇,得丝十余万两,谨以上进,请行征督。”太祖颔 之,寻诏本州折券以谕其民。及到镇,未几,染风痹之疾,上表请寻医,既而舁疾 归洛。显德元年春卒,年六十有九。赠中书令。
齐藏珍,小时历任朝廷内职,连升到诸卫将军。先后到地方监察部队,颇为干练,然而阴险邪恶,没有品行,残忍而能言善辩,没有人不怕他锋利的口舌。广顺年间,奉命到华州巡视保护黄河堤岸,因为松懈轻慢而使黄河冲决了堤防,被除名,发配到沙门岛。世宗为朝廷武将时,与齐藏珍共事,常常聆听他的谈论,有时分析判断时事,似有可取之处。当世宗即位后,从沙门岛征召齐藏珍回来。在秦州、凤州战役中,令他督察偏师。到进军淮南时,又派他监军,与军校何超领兵攻下光州。齐藏珍隐瞒占用国家财物很多,何超认为不能这样,齐藏珍却说“:沙门岛已有几间房屋,不妨再去一次。”他的不害怕刑法就像这一类。世宗攻破紫金山贼寨后,追击贼寇直到涡口,于是与齐藏珍谈到打了胜仗的经过。齐藏珍说:“陛下的武略神功,在近代无人能比,然而对于文德则未能显现出来。”世宗点头认为说得对,又问他有关扬州的情况,回答说:“扬州地势低下湿润,吃的大多是腥臭变质的东西,我去年在那里时,有人用鳝鱼招待我,看它弯弯扭扭放在盘子里,就像蛇一样的形状,假使靠食鱼虾生活的鹳鸟聪明的话,也当不吃它,何况是人呢!”他敷衍皇上的问话大多都像这样,听到的人无不吃惊。一天,又上奏说:“唐景思已经做了刺史,而我尚未沾溉皇上的恩泽。”世宗勉强顺从他,当时濠梁尚未攻下,就任他为濠州暂行刺史。当张永德与李重进有矛盾,齐藏珍曾游说支持李重进,当从寿阳回兵后,众将中有人将齐藏珍的话上奏世宗。世宗大怒,急召齐藏珍回京。显德四年(957)夏,以他冒称检校官的罪名,审查他的罪行而杀死他,是因为不想暴露他的恶行。
翟光鄴,字化基,濮州鄄城人。父景珂,倜傥有胆气。梁贞明初,唐庄宗始驻 军于河上,景珂率聚邑人守永定驿,固守逾年,后为北军所攻,景珂战殁,众溃。 光鄴时年十岁,为明宗军所俘,以其颖悟,俾侍左右,字之曰永定。既冠,沈毅有 谋,莅事寡过。明宗即位,特深委遇,累迁至皇城使、检校司空。长兴中,枢密使 安重诲得罪,时光鄴与中官孟小僧颇有力焉。居无何,出为耀州团练使。清泰初, 入为左监门卫大将军。晋天福中,历棣沂二州刺史、西京副留守。开运初,授宣徽 使。杨光远叛灭,青州平,除为防御使,朝廷以兵乱之后,人物雕弊,故命光鄴理 之。光鄴好聚书,重儒者,虚斋论议,惟求理道。时郡民丧亡十之六七,而招怀抚 谕,视之如伤,故期月之间,流亡载辑。契丹入汴,伪命权知曹州。李从益假号, 以光鄴明宗旧臣,署为枢密使。汉祖至汴,改左领卫大将军。乾祐初,迁右金吾卫 大将军,充街使、检校太保。太祖践阼,复授宣徽使、左千牛卫上将军、检校太傅。 数月,兼枢密副使。会永兴李洪信入朝,代知军府事。广顺二年十月,卒于长安, 时年四十六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北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近思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历代兵制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容斋随笔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困学纪闻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释家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