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撰史料
前源文献
参见:十八家晋史
在唐人修晋书以前据晋、宋等书列传所载,诸家为晋书者无虑数十种,其中到唐初时能为世人所见尚有19种。这么多家记述晋史的旧史文献就成为了唐修《晋书》时主要的前源文献。刘知几《史通·古今正史》篇云:皇家贞观中有诏,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,制作虽多,未能尽善,乃敕史官更加篆录,采正典与杂说数十余部,兼引伪史十六国书,为纪十,志二十,列传七十,载记三十,并序例目录,合为百三十二卷。自是言晋史者,皆弃其旧本,竞从新撰者焉。
18家晋书之名由此而立,但唐初所存的晋朝史书实际为19家。其中用编年体撰写的有11家,分别是:
陆机《晋记》4卷
干宝《晋纪》23卷
曹嘉之《晋记》10卷
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47卷
邓粲《晋纪》11卷
孙盛《晋阳秋》32卷
刘谦之《晋记》23卷
王韶之《晋记》10卷
徐广《晋纪》45卷
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20卷
郭季产《续晋记》5卷
用纪传体撰写的有8家,分别是:
王隐《晋书》93卷
虞预《晋书》44卷
朱凤《晋书》14卷
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78卷
谢灵运《晋书》36卷
萧子云《晋书》102卷
萧子显《晋史草》30卷
臧荣绪《晋书》110卷
这19家中包括西晋和东晋全部史实的仅臧荣绪一家。臧荣绪的《晋书》乃唐初以前唯一完整的一个本子,因而唐初所修撰的《晋书》主要以臧氏之书为蓝本,并通称为《新晋书》,以区别于臧氏之《旧晋书》。自臧氏之书亡佚,《新晋书》才独居《晋书》之名。
《史通》在上面所引的那段话之前原有一句,齐隐士东莞臧荣绪又集东、西二史,合成一书,所以后面才说,自是言晋史者,皆弃其旧本,竞从新撰者焉。于此可知唐初所称的18家晋书是指臧荣绪《晋书》以外的诸家史书而言:《史通》的话是依据贞观中的诏书而说的,所以较为简略,从唐初各家流传的情况和修撰《晋书》的过程看,这样理解是无可怀疑的。
除上述19家外,还有4家纪传体晋书,它们是:
谢沈《晋书》
郑忠《晋书》7卷
沈约《晋书》110卷
庾铣《东晋新书》7卷
上述23家晋书各有不少缺憾,诸如有的属于未完成的史稿,如谢灵运、沈约、萧子显等所撰;有的受客观条件所限,很难做到载录完全,成为晋朝的通史;臧荣绪《晋书》虽说志传俱备,较为完整,但与东晋一代并立甚至比东晋更久的十六国史又未能录入其中。在这种情况下,唐太宗于贞观十八年,敕令房玄龄、褚遂良等重撰《晋书》,贞观二十年书成,凡130卷。到安史之乱发生时,作为御史晋书编写时的主要蓝本臧荣绪所撰《晋书》已下落不明,,其余的22家晋史书也皆散佚。
总结:臧荣绪《晋书》110卷为最全面的旧晋书,而现行《晋书》实为新晋书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论语
- 孟子
- 尔雅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汉书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宋书
- 魏书
- 周书
- 金史
- 梁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地理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都城纪胜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六韬
- 将苑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饮膳正要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墨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人物志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子不语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庄子
- 列子
- 抱朴子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