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回 二班头饥饿寻和尚 两豪杰酒馆求济公
二班头饥饿寻和尚 两豪杰酒馆求济公
话说济公正在酒馆跟文魁说话,由外面进来了两个人。伙计一看,这两个人穿着月白裤褂,左大襟,白骨头钮子,原来是柴元禄、杜振英二位班头。
他两人自从跟和尚捉迷藏,这两个人找不着和尚,柴、杜二人腰中一文钱没有,连夜追到小月屯。次日直饿了一天一夜,围着小月屯找遍了,也没找着和尚。两个人又饿又气,正在街上闲游,远远望见济公赤着背,同着一个人,穿着和尚的僧衣,进了酒馆。柴、杜二人来到酒馆一看,柴头说:“好,你在这里吃上了,我们两个人直饿了一天一夜。”和尚说:“你们两个人嘴懒,为什么不吃呢。”柴、杜二人说:“没钱,吃什么?”伙计说:“这倒不错,又来了两个白吃的。”柴、杜二人饿急了,坐下就吃。伙计暗中告诉掌柜的说:“一个穷和尚同着一个光眼子的,又来了两个怯货,大概都是没钱。”
掌柜的说:“等他们吃完再说。”正在这般光景,只听外面一声喊嚷:“老三,你我到里面吃杯酒,好一座庆丰楼。”说着话,进来两个人。头前一位赤发红须蓝靛脸,紫缎色壮士帽,紫箭袖袍,腰系皮挺带,披蓝缎色英雄大氅,后跟这位身穿白褂,翠白脸膛,俊品人物,正是风里云烟雷鸣,圣手白猿陈亮。这两个人在马静家,自华云龙走后,马静说:“雷、陈二位贤弟,在我这里多住几天罢。”雷鸣、陈亮说:“兄台不必相留,我二人还有事呢,天亮我二人就要告辞。”等到天亮,雷鸣、陈亮告辞,马静说:“二位贤弟,吃了饭再走。”陈亮说:“我二人实有要紧事呢,你我知己之交,何在一顿饭。”
当时二人由马静家出来,一直往南,来到庆丰楼。二人想要吃杯酒再走,迈步进了酒馆,二人直奔后堂,抬头一看,见济公同柴、杜二位班头在那里吃酒,雷鸣、陈亮赶紧上前给济公行礼。掌柜的见这二人穿的衣裳整齐,过去给穷和尚行礼,心中甚为诧异。雷鸣说:“师父,你老人家从哪里来?怎么赤着背,把僧衣给他穿上?这位是准?”济公就把救张文魁事说了一遍,雷、陈二位这才明白。和尚说:“陈亮你先同着张文魁出去,到故衣铺中给他买一身衣服鞋袜。”陈亮点头答应,领着张文魁出去,到了衣铺,买的文生中,文生氅,白袜云鞋,裤袜襟衫,俱都穿好,回到酒馆,把僧衣给了和尚。大家归座,要酒添菜,和尚说:“雷鸣、陈亮,你们两个人谁带着钱?
周济周济张文魁。”陈亮说:“我有四锭黄金,自留两锭,把他两锭,每锭可以换五十两银子。”雷鸣说:“我有五十两银子,给他罢。”说着,两个人便摘出来,递给张文魁。文魁说:“我与二位萍水之交,如此厚赠,我实惭愧之甚。”雷鸣说:“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区区银两,何足挂齿。”众人吃酒,陈亮、雷鸣二人把济公拉到别的桌上无人之处,济公说:“你们两个人鬼鬼祟祟什么事?”陈亮说:“师父,你老人家慈悲慈悲罢,看在我二人面上,你老人家别拿华云龙。你回临安去,我二人给你老人家叩头。”济公说:“你二人不叫我拿华云龙,好办。陈亮,你去买一张信纸,一个信封,到柜上借一枝笔来。”
陈亮不知和尚要写什么东西,即到外面买了信纸信封,到柜上借了枝笔,拿过来交给和尚。和尚背着雷鸣、陈亮写了半天,把信封封好,信面上画了一个酒坛子,这是和尚的花样。陈亮说:“师父,这是什么用?”和尚说:“我把信交给你二人带回,回头你两人把张文魁送到龙游县北门外张家庄,你二人进北门路西有一座酒楼,字号是‘会仙楼’,你两个人进去,上楼在楼门口头一张桌上坐下,打开我这封信来看,要是华云龙今天晚上没有做这件事,我和尚就不拿他。”
雷鸣、陈亮也不知和尚写的是什么东西,二人只得点头答应。和尚说:“我叫你两个人把张文魁送到家里去,你两个人若不送到了,叫我和尚算出来,和尚要你两个人的命。”雷、陈二人说:“是。”和尚说:“你两个人送到了张文魁,若不入北门,不上会仙楼去,我和尚算出来,要你两个人的命。你两个人到会仙楼去,若不上楼,不在靠楼门头一张桌上坐下,我和尚算出来,要你两个人的命。你两个人在头一张桌上坐下,不打开我这一封信瞧,我算出来,要你两个人的命。”
雷鸣、陈亮一听,这倒不错,错一点就要命。二人点头,把信收好。吃喝完了,把酒饭帐给了,和尚说:“张文魁,我派他二人把你送到家去,你跟他二人走罢。”张文魁给和尚磕了头,跟着雷鸣、陈亮,三个人在和尚跟前告辞。出了酒馆,顺大路直奔龙游县,三十余里也不甚远,三个不知不觉到了龙游县北门,张文魁说:“既然离我家不远,二位恩公到我家里坐坐罢。”
雷鸣、陈亮说:“既是离你家不远,你回去罢,我二人还有事呢。”张文魁再三谦让,这两个人不去,张文魁无法。又谢了雷鸣、陈亮,自己告辞去了。
雷鸣说:“三弟,你我进北门瞧瞧去。”两个人进了北门,往南行走,抬头一看,果然路西里有一座会仙楼,门口挂着酒牌子,上有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。应时小卖,午用果酌,闻香下马,知味停车,里门刀叉乱响。二人迈步往里面奔,一进门南边是灶,北边是灶!二人直奔后面,地方甚为宽阔,楼下酒饭座甚多。靠北墙是楼梯,二人登楼梯上楼,靠楼门有一张桌,雷鸣、陈亮刚才落下座,就听楼下有人让帐说:“华二哥你不用让,这笔帐我们早给了。”
陈亮一听一愣,往楼下一瞧,原来是华云龙同着两个人在楼下让帐,一个人是壮士打扮,头戴翠蓝色六瓣壮士帽,上安六颗明珠,身穿翠蓝箭袖袍,腰系丝鸾带,薄底靴子,肩披一件蓝缎色英雄大氅,三十以外的年岁,黄脸膛,细眉圆眼。一个人是武生打扮,二十以外的年岁,青白的脸膛。陈亮一看,说:“雷二哥,你看两个人同着华二哥,决不是好人。”雷鸣说:“你不必管他,你瞧瞧师父这封字柬写的是什么。”陈亮把字柬拿出来一看,就是一愣,说:“二哥,你看,了不得了。”雷鸣说:“我看什么?我又不识字,你念与我听就得了。”
陈亮说:“师父只是八句解话,我念你听了,上写是:
侠心义胆壮千秋,为救云龙苦谋求。今至龙游三更后,北门密访赵家搂。有染美女伊须护,剪恶先当断贼头。云龙今夜无此事,贫僧明日返杭州。”
陈亮念罢这张字柬说:“二哥,师父这八句话,是说华云龙今夜要在赵家楼采花。师父又说,华二哥今天要没这事,他老人家就不拿他。这件事可真假难辨,叫你我二人暗中瞧着,保护贞节烈女。咱们打听打听赵家楼在哪里。”雷鸣说:“就是。”二人这才要了几壶酒,要了四碟菜,吃喝完了,给了酒饭帐,二人一同下楼,出了酒馆往北走,见对面来了一位老者,苍头皓首,须发皆白,陈亮过去施礼说:“借问老丈,有一个赵家楼在哪里?叩求老丈指示明白。”那老者一听,说:“尊驾打听赵家楼?小老儿今年七十余岁,在这里根生土长,大小胡同没有我不知道的,只是没有赵家楼这个地名。哎呀!我们这本地倒有一家财主姓赵,人称他赵善人,他家里可有楼房。”
陈亮一听,真是随机应变,赶紧说:“不错,是人家托我带一封信,说龙游县北门里有一家财主姓赵,有楼,是我方才说的不明白。”老丈说:“你要找赵善人家,你往北瞧路东有一座德泰裕粮店,北边那条胡同叫兴隆街,你进胡同一直往东,到东头路北的大门口有‘乐善好施’的匾额,有棵大槐树,那就是赵宅。”陈亮、雷鸣打听明白,二位英雄这才要夜探赵家楼,保护贞节烈女,捉拿淫贼华云龙。不知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尔雅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战国策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墨子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白牡丹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呻吟语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