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卷·武曲星第六
武曲尊星性端庄,才离祖宗既高昂。星峰自与众星别,不尖不园其体方。
高处定为顿笏样,但是无脚生两旁。如此星峰只一二,方冈之下如驱羊。
方冈或如四角张,帐中出带微飞扬。飞扬要得穿帐去,帐上两角随身扬。
枝叶不多关峡少,却有护卫随身傍。带旌带节来拥护,旌节之峰多是双。
更有刀剑同护送,刀剑送后前园冈。离踪断处多失脉,抛梭马迹蜘蛛长。
梭中自有丝不断,蜂腰过处多趨跄。自是此星性尊贵,护卫重重来就体。
每逢跌断过峡时,两旁定有衣冠吏。衣冠之吏使园峰,两边有脚卫真龙。
若是独行无护卫,定作神坛佛道宫。平行穿珠行数里,忽然又作方峰起。
方峰直去如桥杠,背长颇类平尖贪。平尖贪狼如一字,生在山顶如卧蚕。
武曲横从身中出,贪狼直去如僧参。夹辅护龙次第转,真龙在内左右含。
此龙住处无高陇,间生窝穴隐深潭。独在高山峡中者,穴落高冈似草庵。
四围若高来拥护,前案朝迎亦高舞。却作高穴象人形,按剑端庄似真武。
此龙若行三十里,内起方峰只三四。峰峰端正方于长,不肯欹斜失尊体。
峰上忽然生折痕,此与廉贞何以异。凡起星峰不许斜,更嫌生脚照他家。
端峰若生四花穴,花穴端严要君别。真龙直去向前行,四向漫成龙虎穴。
此是武曲钳峡来,间气来此偶生峡。此龙误了多少人,反来此处说真形。
要识四花穿心过,但看护卫不曾停。尊星自有尊星体,方正如屏将相位。
武曲行龙少鬼劫,盖缘两傍多罗列。小公分处夹龙行,不肯单行走空缺。
小公分去乱生枝,枝叶虽多夹水随。护龙亦自有背面,背后如壁面平夷。
平夷便是贴龙体,龙过之时形怪异。不起园峰即马旗,攒剑蟠龙归此地。
护卫缠绕如打围,重重包裹外山归。至令武曲少关峡,护送无容左右离。
明堂断定无陡泻,横案重重拜舞低。平贪覆巨似武曲,尖园方整不能齐。
三星尖园方整处,向此辨别无狐疑。识龙须识辨疑处,识得真龙是圣师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十三经
- 诗经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公羊传
- 中庸
- 大学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金史
- 梁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越绝书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明夷待访录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投笔肤谈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葬书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随园诗话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