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二十六 晋语·智伯国谏智襄子
还自卫,三卿宴于蓝台,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。智伯国闻之,谏曰:“主不备,难必至矣。”曰:“难将由我,我不为难,谁敢兴之!”对曰:“异于是。夫郤氏有车辕之难,赵有孟姬之谗,栾有叔祁之愬,范、中行有亟治之难,皆主之所知也。《夏书》有之曰:‘一人三失,怨岂在明?不见是图。’《周书》有之曰:‘怨不在大,亦不在小。’夫君子能勤小物,故无大患。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,又弗备,曰‘不敢兴难’,无乃不可乎?夫谁不可喜,而谁不可惧?蜹蚁蜂虿,皆能害人,况君相乎!”弗听。自是五年,乃有晋阳之难。段规反,首难,而杀智伯于师,遂灭智氏。
智襄子从卫国返回晋国,与韩康子、魏桓子三位卿在蓝台宴会,智襄子戏弄韩康子还侮辱段规。智伯国听说后,劝谏说:“主人若不防备的话,灾难必然临头。”智襄子说:“是不是有灾难要看我,我不发难,谁敢对我发难呢!”智伯国说:“恐怕不是这样。郤氏遭受车辕之难,赵氏被孟姬进谗言致死,栾盈被母亲叔祁诉说他想作乱,范氏、中行氏在亟治被杀害,这些都是主人所知道的。《夏书》上有句话说:‘一个人屡犯过失,结下的怨毒不在明处。应当在还不显露时就加以防范。’《周书》上有句话说:‘怨恨不在于大,也不在于小。’君子能注意小事情,因此没有大的患难。如今主人在一次宴会上就羞辱了人家的君主和国相,又不加戒备,还说他们‘不敢发难’,这恐怕不行吧?谁不可以让人高兴,而谁又不令人惧怕呢?连蚊子、蚂蚁、黄蜂、蝎子都能害人,更何况是君主、国相呢!”但是智襄子不听劝告。从这之后五年,就发生了晋阳之难。段规回国后,首先策划发难,在军中杀了智伯,于是消灭了智氏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集
- 诗经
- 尚书
- 礼记
- 孝经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旧唐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金史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水经注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帝范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庄子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词源
- 词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