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七 周语·阳人不服晋侯
王至自郑,以阳樊赐晋文公。阳人不服,晋侯围之。仓葛呼曰:“王以晋君为能德,故劳之以阳樊,阳樊怀我王德,是以未从于晋。谓君其何德之布以怀柔之,使无有远志?今将大泯其宗祊而蔑杀其民人,宜吾不敢服也!夫三军之所寻,将蛮、夷、戎、狄之骄逸不虔,于是乎致武。此羸者阳也,未狎君政,故未承命。君若惠及之,唯官是征,其敢逆命,何足以辱师!君之武震,无乃玩而顿乎?臣闻之曰:‘武不可觌,文不可匿。觌武无烈,匿文不昭。’阳不承获甸而祇以觌武,臣是以惧。不然,其敢自爱也?且夫阳岂有裔民哉,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,若之何其虐之也?”晋侯闻之,曰:“是君子之言也。”乃出阳民。
周襄王从郑国回到王城,将阳樊赐给了晋文公。阳樊人不肯归附晋国,晋文公派兵包围了阳樊。仓葛大声喊道:“周王因为晋君能布施恩德,所以把阳樊作为犒赏阳樊人怀念周王的恩德,所以不肯归附晋国。大家都以为君主将布施什么德惠来感化我们,使人们不生叛离之心。现在却要折毁我们的宗庙,杀戮我们百姓,无怪乎我们不敢服从啊。三军所征讨的应是蛮、夷、戎、狄的骄情不恭行为,因而要动用武力。我们这些弱小的阳樊人,尚未驯习君主的政令,所以不敢承命称臣。君主如果施给我们恩惠,只要派遣官吏前来晓喻就可以了,谁敢违抗命令,何必调动大军!君主这般耀武扬威,难道不会滥用武力而使将士团顿吗?臣听说:‘武力不可以炫耀,文德不可藏匿。炫耀武力就缺少威严,藏匿文德就无法光大。’阳樊人既失去了为王室承担甸服的义务,又遇上君主炫耀武陵,臣因此感到寒心。否则,谁敢只顾自己而不服从呢?况且阳樊并没有被放逐的恶民,都是周天子的父兄甥舅,君主对他们为何如此苛待呢?”晋文公听了这些话,说:“这是君子所说的话啊!”于是让阳樊居民迁出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诗经
- 尚书
- 论语
- 孟子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清史稿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史通
- 增广贤文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将苑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术数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谱录
- 茶经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齐东野语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词源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