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公·十七年
一、十有七年,春,卫北宫括帅师侵郑。
二、夏,公会尹子、单子、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邾人伐郑。
三、六月,乙酉,同盟于柯陵。
柯陵之盟,谋复伐郑也。
四、秋,公至自会。
不曰至自伐郑也,公不周乎伐郑也。何以知公之不周乎伐郑?以其以会致也。何以知其盟复伐郑也?以其后会之人尽盟者也。不周乎伐郑,则何为日也?言公之不背柯陵之盟也。
五、齐高无咎出奔莒。
六、九月,辛丑,用郊。
夏之始可以承春,以秋之末,承春之始,盖不可矣。九月用郊,用者,不宜用也。宫室不设,不可以祭;衣服不修,不可以祭;车马器械不备,不可以祭;有司一人不备其职,不可以祭。祭者,荐其时也,荐其敬也,荐其美也,非享味也。
七、晋侯使荀罃来乞师。
八、冬,公会单子、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齐人、邾人伐郑。
言公不背柯陵之盟也。
九、十有一月,公至自伐郑。
十、壬申,公孙婴齐卒于狸蜃。
十一月无壬申,壬申乃十月也。致公而后录,臣子之义。其地,未踰竟也。
十一、十有二月,丁巳,朔,日有食之。
十二、邾子貜且卒。
十三、晋杀其大夫郄锜、郄犨、郄至。
自祸于是起矣。
十四、楚人灭舒庸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诗经
- 左传
- 论语
- 孟子
- 尔雅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中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撼龙经
- 九章算术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别集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