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 古今笑史序
古今笑史序
予友石钟朱子,卓荦魁奇,性无杂嗜,惟嗜饮酒读书,饮中狂兴,可继七贤而八、八仙而九;书则其下酒物也。仲姜玉,季宫声,亦具饮癖,而量稍杀。皆好读书,读之不已,又从而笔削之,笔削之不已,又从而剞劂之。虑其间或有读而不快,快而不甚快着,是何异于旨酒既设,肴核杂陈,而忽有俗客冲筵,腐儒骂坐,使饮兴为中阻,不可谓非酒厄,势必扶而去之,以俟洗盏更酌:此古今笑之不得不删,删而不得不重谋剞劂也。人谓石钟昆季于此为读书计,乌知其为饮酒计乎?是编之辑,出于冯子犹龙,其初名为《谭概》,后人谓其网罗之事,尽属诙谐,求为正色而谈者,百不得一,名为谭概,而实则笑府,亦何浑朴其貌而艳冶其中乎?遂以《古今笑》易名,从时好也。噫!谈笑两端,固若是其异乎!吾谓谈锋一辍,笑柄不生,是谈为笑之母。无如世之善谈者寡,喜笑者众,咸谓以我之谈,博人之笑,是我为人役,苦在我而乐在人也。试问伶人演剧,座客观场,观场者乐乎?抑演剧者乐乎?同一书也,始名谭概,而问者寥寥,易名古今笑,而雅俗并嗜,购之唯恨不早,是人情畏谈而喜笑也明矣。不投以所喜,悬之国门,奚裨乎?石钟昆季,笔削既竣,而问序于予。予请所以命名者:“仍旧贯乎?从时尚乎?”石钟曰:“予酒人也,左手持蟹螯,右手持酒杯,无暇为晋人清谈,知有笑而已矣。但冯子犹龙之辑是编,述也,非作也;予虽稍有撙节,然不敢旁赘一词,又述其所述者也。述而不作,仍古史也,试增一词为《古今笑史》,能免蛇足之讥否乎?”予曰:“善,古不云乎:‘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。’是集非他皆古今绝妙文章,但去其怒骂者而已,命曰《笑史》,谁曰不宜?”
李渔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十三经
- 尚书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孟子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周书
- 金史
- 梁书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明夷待访录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朱子家训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亢仓子
- 刘子
- 总集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曲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