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公·六年
一、六年。春,城邾娄葭。
二、晋赵鞅帅师伐鲜虞。
三、吴伐陈。
四、夏,齐国夏及高张来奔。
五、叔还会吴于柤。
六、秋七月庚寅,楚子轸卒。
七、齐阳生入于齐。
八、齐陈乞弒其君舍。
弒而立者不以当国之辞言之,此其以当国之辞言之何?为谖也。此其为谖奈何?景公谓陈乞曰:“吾欲立舍,何如?”陈乞曰:“所乐乎为君者,欲立之则立之,不欲立则不立。君如欲立之,则臣请立之。”阳生谓陈乞曰:“吾闻子盖将不欲立我也。”陈乞曰:“夫千乘之主,将废正而立不正,必杀正者。吾不立子者,所以生子者也。走矣!”与之玉节而走之。景公死而舍立。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。除景公之丧,诸大夫皆在朝,陈乞曰:“常之母有鱼菽之祭,愿诸大夫之化我也。”诸大夫皆曰:“诺。”于是皆之陈乞之家坐。陈乞曰:“吾有所为甲,请以示焉。”诸大夫皆曰:“诺。”于是使力士举巨囊而至于中溜,诸大夫见之,皆色然而骇,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。陈乞曰:“此君也已!”诸大夫不得已皆逡巡北面,再拜稽首而君之尔。自是往弒舍。
九、冬,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。
十、宋向巢帅师伐曹。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尚书
- 礼记
- 孝经
- 尔雅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徐霞客游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菜根谭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食疗本草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千字文
- 墨子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艺文类聚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老残游记
- 唐传奇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道家
- 庄子
- 抱朴子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