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公·二十九年
一、二十有九年。春王正月,公在楚。
何言乎公在楚?正月以存君也。
二、夏五月,公至自楚。
三、庚午,卫侯衎卒。
四、阍弒吴子余祭。
阍者何?门人也,刑人也。刑人则曷为谓之阍?刑人非其人也。君子不近刑人,近刑人则轻死之道也。
五、仲孙羯会晋荀盈、齐高止、宋华定、卫世叔齐、郑公孙段、曹人、莒人、邾娄人、滕人、薛人、小邾娄人城杞。
六、晋侯使士鞅来聘。
七、杞子来盟。
八、吴子使札来聘。
吴无君无大夫,此何以有君有大夫?贤季子也。何贤乎季子?让国也。其让国奈何?谒也、余祭也、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,季子弱而才,兄弟皆爱之,同欲立之以为君,谒曰:“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,季子犹不受也,请无与子而与弟,弟兄迭为君,而致国乎季子。”皆曰:“诺。”故诸为君者,皆轻死为勇,饮食必祝,曰:“天茍有吴国,尚速有悔于予身。”故谒也死,余祭也立。余祭也死,夷昧也立。夷昧也死,则国宜之季子者也。季子使而亡焉。僚者长庶也即之,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。阖庐曰:“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,凡为季子故也。将从先君之命与,则国宜之季子者也;如不从先君之命与,则我宜立者也,僚恶得为君乎?”于是使专诸剌僚,而致国乎季子。季子不受,曰:“尔弒吾君,吾受尔国,是吾与尔为篡也。尔杀吾兄,吾又杀尔,是父子兄弟相杀,终身无已也。”去之延陵,终身不入吴国。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,以其不杀为仁。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?以季子为臣,则宜有君者也。札者何?吴季子之名也。春秋贤者不名,此何以名?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。季子者所贤也,曷为不足乎季子?许人臣者必使臣,许人子者必使子也。
九、秋九月,葬卫献公。
十、齐高止出奔北燕。
十一、冬,仲孙羯如晋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诗经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隋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辽史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葬书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棋经十三篇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论衡
- 名贤集
- 公孙龙子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知言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