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四 上篇·坎离
坎离宰天地之中气,成不独成,而有相持者在。
【原注】天干透壬癸,地支属离者,乃为既济,要天气下降;天干透丙丁,地支属坎者,乃为未济,要地气上升。天干皆水,地支皆火,为交媾,交媾身强则富贵;天干皆火,地支皆水,为交战,交战身弱,岂能富贵?坎外离内,谓之未济,主之所喜在离,要水竭,主之所喜在坎,则不详;离外坎内,谓之既济,主之所喜在坎,要离降,主之所喜在离,要木和。水火相见于天干,以火为主,而水盛者存;坎离相见于地支,喜坎而坎旺者昌。夫子、午、卯、酉专气也,其相制相持之势,宜悉辨之;若四生四库之神,皆所以党助子午卯酉者,其理亦可推详。
【任氏曰】:
坎陽也,先天位右七之数,故为陽也;离陰也,先天位左三之数,故为陰也。坎为中男,天道下济,故一陽生于北;离为中女,地道上行,故二陰生于南。离为日体,坎为月体,一润一暄,水火相济,男女媾精,万物化生矣。夫坎离为日月之正体,无消无灭,而宰天地之中气,是以不可独成,必要相持为妙也。相持之理有五,升、降、和、解、制也。升者,天干离衰,地支坎旺,必得地支有木,则地气上升;降者,天干坎衰,地支离旺,必得天干有金,则天气下降;和者,天干皆火,地支皆水,必须有木运以和之;解者 ,天干皆水,地支皆火,必须有金运以解之;制者,水火交战于干支,必须岁运视其强者而制之。此五者,坎离之作用如此,则无独成之势,而有相持礼智之性矣。
丙子 己亥 丙寅 戊子
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
丙火生于孟冬,又逢两子,天干离衰,地支坎旺,用寅木以升之也。至壬寅,东方木地,采芹折桂;卯运出仕,一路运走东南,仕至观察。
壬午 壬寅 壬戌 庚戌
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
壬水生于孟春,支全火局,虽年月两透比肩,皆属无根。天干坎衰,地支离旺,用庚金以降之也。惜乎运途东南,在外奔驰四十年,一无成就;至五旬外,交戊申,娶妻三,年已六旬矣。连生三子,至戌运而终。
丙子 丙申 丙子 丙申
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
此造地支,两申两子,水逢生旺,金作水论;天干四丙,地支无根,离衰坎旺,须以木运和之也。惜乎五行不顺,五十年西北金水之地,故艰难险阻,刑伤颠沛;五旬外运走壬寅,东方木地,财进业兴,及癸卯甲辰,发财数万。
癸巳 壬戌 壬午 壬寅
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
壬午日元,生于戌月,支会火局,年支坐巳,天干皆饮,地支皆离,必须金运以解之也。初交辛酉庚申,正得成其既济,解其财杀之势,叨化日之光,丰衣足食;一交己未,刑耗异常,戊午财杀并旺,出外遇盗丧身。
壬子 丙午 壬子 丙午
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
此造水火交战于干支,火当令,水休囚,喜其无土,日和不克。初交丁未,年逢戊午,天克地冲,财杀两旺,父母双亡,流为乞丐;交申运逢际遇,己酉运发财数万,娶妻生子成家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集
- 尚书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洛阳伽蓝记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农家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小说家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南史演义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