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介绍
刘肃,宪宗元和时人。书成于元和二年,系仿照刘宋临川王义庆《世说新语》体例而作。 此书以记言为主,但皆因事而记,即言行兼载,可由此窥知高祖至代宗朝政治事件和社会风尚,其中有些记载较两《唐书》为胜,还有一些地方可补两《唐书》的缺漏:
有一些为两《唐书》未载的重要人物事迹,如李渊起兵太原后,李靖在长安捕杀李渊亲族,李渊克长安后欲杀之,临刑赦免,后李靖任岐州刺史时,被诬告谋反,赖某御史解救,而两《唐书》李靖传皆失载。
有不少两《唐书》无传的官吏的事迹,赖此书得以流传。
有些不见于两《唐书》的疏奏、弹文、手诏、榜文的片段,赖此书保存下来。
著述篇列述唐代撰著,亦有参考价值,如记《唐六典》时则云迄今行之,和韦述所称亦不行正相反。
作品中记载了不少有关诗文的材料,尤其是文章门,录存初唐及开元初人所作诗歌多首,并叙其本事,间载时人评论,为后来编集和研究唐诗者所取材。如叙述玄宗命张说、徐坚、韦述等辑录《初学记》的经过。使我们得知古代类书是为了作文速成、取材方便而辑撰,也使我们了解《初学记》比前代类书在编排、体例上的优长。另外,像张说引述杨炯耻居王后,愧在卢前这一自白,也首见于该书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左传
- 周礼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后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旧唐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儒家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太白阴经
- 武经总要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奇经八脉考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别集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训蒙骈句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