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背景
俞仲华的父亲是一名军官。远在嘉庆中叶,俞仲华就跟随他父亲的剿匪官军,镇压广东珠压城的黎族人民起义。道光初年,俞仲华又随其父在桂阳,利用收买的办法,镇压了梁得宽、罗帼瑞为首的农民起义,获首百余人,把梁得宽立毙杖下,毁其器械,夷其巢穴,除其强梗。接着,他又参加了对南方以赵金龙为首的瑶族人民大起义的围剿。我们知道,赵金龙领导的瑶族人民起义发生于清道光十一年,范围遍及楚、粤、桂三省瑶族地区,实际上是汉、瑶、,侗等民族掀起的一次联合反抗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起义。最初,朝廷派湖南提督海凌阿等带兵去镇压,为起义军击败。道光十二年,清廷又调遣五省兵力联合围剿,俞仲华亦负羽从戎从征瑶变。不久,起义军被血腥镇压,俞仲华也被清廷大加赏赐,得了功名。鸦片战争后,随着帝国主义的加紧入侵中国,反清运动此起彼伏,这时,俞仲华已回到浙江,在杭州行医。道光二十二年海疆戒严,他又因献策军门,备城战守器械,鉴赏于刘玉玻抚军俞仲华屡次参加的这些镇压各地人民起义的活动,,正是他创作《荡寇志》这部反动小说的生活源泉。
俞仲华于道光六年开始《荡寇志》的写作。其中,几度因参加镇压人民起义的活动而搁笔,直到道光二十七年这部小说才初步定稿,前后历时22年。但俞仲华未遑修饰而殁,又经其子俞龙光代为修润,于道光二十九年刻板问世。俞仲华竭尽其半生心血来写《荡寇志》,是有其鲜明的目的性的。原来他对当时不断发生的民变极为不满。他13岁便熟读《水浒》。在他看来,,当时人心之所以败坏,农民起义之所以此起彼伏,是由于《水浒》淫词邪说,坏人心术所致。他深感《水浒》在民间的深远影响,认为此书若容他存留人间,成何事体?莫道小说闲书不管紧要,须知越是小说闲书,越是传播的快;茶坊酒肆,月下灯前,人人喜说,个个爱听。他也看到《水浒》既已刊刻行世,已不能禁止他。这样,他不惜镂心呕血,用尽半生精力写成《荡寇志》这部反动小说,来与《水浒》相抗衡,,以挽救世道人心,为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效劳。
《荡寇志》作于道光六年至二十七年间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集
- 尚书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贞观政要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通典
- 史通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镜花缘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释家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龙川别志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