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鉴赏
主题思想
作者是站在仇视水浒英雄的立场上写这部小说的。他对《水浒传》中让宋江等人受招安也深感不满。在《荡寇志》中,他让水浒一百单八将全都被雷神下凡的张叔夜、陈希真等所擒杀,表现了尊王灭寇的思想。
小说写陈希真父女落草于猿臂寨,专门与梁山英雄为敌,以剿灭梁山农民起义作为向封建统治者尽忠的大礼。后来由于他们在攻打梁山英雄方面建立了功绩,为朝廷录用,陈希真升官至都统制。最后他们又和云天彪一起,在张叔夜的统率下,消灭了梁山英雄。作品自始至终对宋江等农民起义英雄表现了一种刻骨的仇恨。把他们描绘成为杀人魔王,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,最后无一能逃斧钺。而张叔夜、云天彪、陈希真等刽子手,却被描写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,,说他们是天上的雷神降生来扶助皇帝治国安民的。
对人民的忠义和对朝廷的忠义是《水浒传》包含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:《荡寇志》作者对前者深恶痛绝,而对后者也认为不可靠,以此宣扬俾世之敢于跳梁,借水浒为词者,知忠义之不可伪托,而盗贼之终不可为的反动观点。
艺术特色
书中写陈希真父女受高太尉迫害,弃家出亡,路过风云庄等片段,反动的政治说教没有压倒患难相恤的真情实感,便觉文情交至,颇能动人。书中塑造的陈丽卿、刘慧娘这两个女性形象,一武一文,也颇有个性特征。同时作者熟知我国古代的科技知识和西方的工艺成果,除了采用传统的斗武艺、斗法术之外,又穿插进斗器械、斗技术,可谓别开生面。
《荡寇志》的行文布局、造语设景独具匠心,刻人状物,文字精练流畅,某些情节亦具真情实感,多有动人之处。确实有如鲁迅先生说的,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,盖差为佼佼者矣。至于作品中对于贪官污吏的认识,乃是作者欲为封建王朝正名补天的不甘之心,读者自然明了。
《荡寇志》不少场面描写得精彩、生动,有意与《水浒传》抗衡。如莺歌巷孙婆诱奸,唐猛捉豹等,似乎要与王婆说风惰,武松打虎等场面描写比个高低。骘歌巷孙婆诱奸悄节写得委蜿曲折,人物形象鲜明。阴婆子是刁钻奸诈虔婆,孙婆子是贪财好利的牵线人,纪二是阴险滑头的帮闲篾片,戴春是好色愚蠹的浮浪公子,姚莲峰是年青幼稚而又品行不端的书生。在几千字的场面描写中,几个人物的形象都生动、,逼真,跃然纸上。场面也写得精彩曲折,款款叙来,又惊险跌宕,人情世态,风俗习惯,也在场面描写中自然流出。这段描写有意模仿《水浒传》中的王婆说风情,但又别出心裁,不落旧套,达到了与《水浒传》相类的水平。唐猛捉豹,也象武松打虎一样,写得既惊险又真实,既写出唐猛的神力又写出他捉豹的艰辛﹔既模仿武松打虎又不露模仿痕迹,令人叹服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论语
- 尔雅
- 谷梁传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南史
- 金史
- 辽史
- 陈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红楼梦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朝野佥载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毛公案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文子
- 尹文子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幽梦影
- 龙川别志
- 随园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