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·治安药石
○序
臣岳闻兵法起于黄帝、风后、玄女,授受于鬼谷子、黄石公、少室山人。而富国强兵之事,尤详于《阴符》一经。故将忌三世,出于道书。至于纵横辟阖,亦莫不本于其说。夫黄老氏,好生也,兵武何祖焉?盖兵本于不杀,武在于止戈。《司马法》论杀人所以安人,以战所以止战。是宜道家者流,更相授受无靳也。
恭维皇帝陛下视民如伤,偃兵不用。即位以来,百轨顺度,安强之效,超迈前古。粤自奸臣擅朝,专务结托,将不知兵,兵不知战,开衅三边,流毒四海。虽公道开明,元恶翦除,而军国之事,尚廑圣虑。臣愚欲望陛下详黄老氏好生恶杀之意,明《司马法》安人止战之方。兵不得轻举,谋不得妄发。迨夫人材既出,机会可投,则越王夫差之举、光武昆阳之事,有不足为。而前日之败,乃他日大功业之所由成就也。
臣岳郊野散材,本非书生,承平日久,莫究所长,例游场屋,滥叨教养。偶自开禧乙丑上书,言韩 胄兴兵误国,致被诬摭妄乱敷奏,编置建安,迨至三载。虽君门万里,而畎亩不忘之念,日切于怀。待罪以来,无所用心,谨摭当世利害,编次成集,以备采择。其有机密幽深不敢闻泄者,姑俟他日。今所既者:军国之大计一,边防之要务三,破敌之长技一,将帅之小数八,器用之小节十有三,采探之法五,戒饬将帅之道四,守边待敌之策二,足兵便民之策四。总四十有一篇,分四卷,名曰《治安药石》。即所谓治安不可无兵,犹膏粱不可无药石之义也。
伏望圣慈特赐睿旨批降,付三省、枢密院、执政、台谏、侍从考览,如臣所言不谬,乞札付诸道将帅参酌行用。不特使弃逐之驱得著涓埃,上报君父十年教养之恩,亦使山林江湖英雄豪杰之士,知所风晓引领辈出,上副任使。干冒天威,罪当万死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左传
- 孝经
- 谷梁传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北史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说苑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智囊全集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剪灯新话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知言
- 老子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词曲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