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出·私祭
【南吕引子·小女冠子】[老旦、贴道扮同上][老旦]旧时云髻抛宫样,[贴]依古观共焚香。[合]叹夜来风雨催花葬,洗心好细翻经藏。
[老旦]寂寂云房掩竹扃,[贴]春泉漱玉响泠泠。[老旦]舞衣施尽余香在,[贴]日向花前学诵经。[老旦]吾乃天宝旧宫人永新是也。与念奴妹子,逃难出宫。直至金陵,在女贞观中做了女道士。且喜十分幽静,尽可修持。此间观主,昨自西京,购请道藏回来。今日天气晴和,着我二人检晒经函。且索细细翻阅则个。[场上先设经桌,老旦、贴同作翻介]
【双调过曲·孝南枝】【孝顺歌】金函启,玉案张,临风细翻春昼长。只见尘影弄晴光,灵花满空降。[老旦]想当日在宫中,听娘娘教白鹦哥念诵心经。若是早能学道,倒也免了马嵬之难。[贴]那热闹之时,那个肯想到此。[老旦]便是昨日听得观主说,马嵬坡酒家拾得娘娘锦袜一只,还不游人出钱求看哩,何况生前![合]枉了雪衣提唱。是色非空,谁观法相。【锁南枝】赢得锦袜香残,犹动行人想。[杂扮道姑捧茶上]玉经日下晒,香茗雨前烹。二们仙姑,检经困乏了,观主教我送茶在此。[老旦、贴]劳动了。[作饮茶介][杂]呵呀,一片黑云起来,要下雨哩。[老旦、贴]快把经函收拾罢。[作收拾介][杂]你看莺乱飞,草正芳,恰好应清明雨漂荡。
[下][场上收经桌介][老旦]不是小道姑说起,倒忘了今日是清明佳节哩。此时家家扫墓,户户烧钱。妹子,我与你同受娘娘之恩,无从报答。就把一陌纸钱,一杯清茗,遥望长安哭奠一番。多少是好。[贴]姐姐,这是当得的,待我写个牌位儿供养。[作写位供介][同拜哭介]娘娘呵,
【前腔】想着你恩难罄,恨怎忘,风流陡然没下场。那里是西子送吴亡,错冤做宗周为褒丧。[贴]呀,庭下牡丹,雨中开了一朵。此花最是娘娘所爱,不免折来供在位前。[合]名花无恙,倾国佳人先归黄壤。总有麦饭香醪,浇不到孤坟上。[哭叫介]我那娘娘嗄,只落得望断眸,叫断肠,泪如泉,哭声放![暗下]
【锁南枝】[末行上]江南路,偶踏芳,花间雨过沾客裳。老汉李龟年,幸遇李謩官人,相留在家。今日清明佳节,出门闲步一回。却好撞着风雨。懊恨故国云迷,白首低难望。且喜一所道院在此,不免进去避雨片时。[作进介]松影闲,鹤唳长,且自暂徘徊石坛上。
你看座列群真,好不庄严也。[作看牌念介]皇唐贵妃杨娘娘灵位。[哭介]哎哟,杨娘娘,不想这里颠倒有人供养![拜介]
【前腔】[换头]一朝把身丧,千秋抱恨长。[老旦、贴一面上]那个啼哭?[作看惊介]这人好似李师傅的模样,怎生到此?[末]恨杀六军跋扈,生逼得君后分离,奇变惊天壤。可怜小人李龟年,[老旦、贴]原来果是李师父,[末]不能够逢令节,奠一觞,没揣的过仙宫,拜灵爽。
[老旦、贴出见介]李师父,弟子每稽首。[末]姑姑是谁?[作惊认介]呀,莫非永、念二娘子么?[老旦、贴]正是。[各泪介][末]你两个几时到此?[老旦、贴]师父请坐。我每去年逃难南来,出家在此。师父因何也到这里?[末]我也因逃难,流落江南。前在鹫峰寺中,遇着李謩官人,承他款留到家,不想又遇你二人。[老旦、贴]那个李謩官人?[末]说起也奇。当日我与你每,在朝元阁上演习霓裳。不想这李官人,就在宫墙外面窃听。把铁笛来偷记新声数段。如今要我传授全谱,故此相留。[老旦、贴悲介]唉,“霓裳”一曲倒得流传,不想制谱之人已归地下,连我每演曲的也都流落他乡。好伤感人也。[各悲介][老旦、贴]
【供玉枝】【五供养】言之痛伤,记侍坐华清,同演霓裳。玉纤抄秘谱,檀口教新腔。【玉交枝】他今日青青墓头新草长,我飘飘陌路杨花荡。【五供养】[合]蓦地相逢处各沾裳,【月上海棠】白首红颜,对话兴亡。
[末]且喜天色晴霁,我告辞了。[老旦、贴]且自消停。请问师父,梨园旧人,都怎么样了?[末]贺老与我同行,途中病故;黄旛绰随驾去了;马仙期陷在城中,不知下落;只有雷海青骂贼而死。
【前腔】追思上皇,泽遍梨园,若个能偿![泣介]那雷老呵,他忠魂昭白日,羞杀我遗老泣斜阳。[老旦、贴]师父,可晓得秦、虢二夫人都被乱兵杀死了?[末]便是朱门丽人都可伤,长安曲水谁游赏。[合]蓦地相逢处,各沾裳。白首红颜,对话兴亡。[老旦、贴]不知万岁爷,何日回銮?[末]李官人向在西京,近因郭元帅复了长安,兵戈宁息,方始得归。想上皇不日也就回銮了。[老旦、贴]如此,谢天地。[末]日晚途遥,就此去了。[老旦、贴]待与娘娘焚了纸钱,素斋少叙。
[末]现来今只一身存,韩 愈 [老、贴]新换霓裳月色裙。王建
[末]人世几回伤往事,刘禹锡 [老、贴]落花时节又逢君。杜甫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十三经
- 诗经
- 礼记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将苑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医家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海国春秋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