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 为政篇·致九弟季弟·述筹办粤省厘金
沅季弟左右:
复奏朱侍御一疏,定于五日内拜发,请钦派大员再抽广东全省厘金,余奏派委员随同筹办,专济苏浙杭皖四省之饷,大约所得每月在二十成上下,胜于江西厘务也,此外实无可生发,计今年春夏必极穷窘,秋冬当渐优裕。
马队营制余往年所定,今阅之,觉太宽而近于滥,如公夫长夫之类是也,然业已久行且姑仍之,弟新立营头,即照此办理,将来裁减,当与华字顺字两营并载,另行新章也。
上海派洋船来接少荃一军舟,带银至十八万两之多,可骇而亦可怜!不能不令少荃全军舟行,以顺舆情,三月之内,陆续拔行,其黄昌岐水军,则俟三四月之交,遇大顺风,直冲下去,弟到运漕,可告昌岐来此一晤也。(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)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新唐书
- 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传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荀子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医家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书目答问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列子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昭明文选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