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七 为政篇·禀父母·请敬接诰封轴
男国藩跪禀
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。六弟六月初一日,在国子监考到,题视其所以,经题同善以相告也二句,六弟取到一百三名。计五目录科,题齐之以礼,诗题荷珠,得珠字,六弟亦取列百余名,两次皆二百余人入常男等身体皆平安,男妇及孙男女皆安泰。今年诰封轴数甚多,闻须八月始能办完发下,男子八月领到,即恳湖南新学院带至长沙,男另办祖父母寿屏一架,华山石刻陈传所书寿字一个,新刻诰封卷一百本。共四件,皆亲新学院带回,转交陈岱云家。求父母大人于九月件六七赴省,邹云陔由广西过长沙,不过十月初旬,渠有还男银八十两,面订交陈季牧手。父亲或面会云陔,或不去会他,即在陈宅接银亦可。十月下旬,新学院即可到省,渠有关防,父亲万不可去拜他,但在陈家接诰轴可也。
若新学院与男素不相识,则男另觅便寄回,亦在十月底可到省,最迟亦不过十一月初旬。父亲接到,带归县城,寄放相好人家或店内。二十六日,令九弟下县去接。廿八夜,九弟宿贺家拗等处。廿九日,祖母大人八十大寿,用吹手执事接连村数里,接至家,于门外向北置一香案,案上竖圣旨牌位,将诰轴置于案上,祖父母率父母望北行三跪九叩首礼。寿屏请萧史楼写,史楼现未得差。若八月不放学政,则渠必告假回籍,诰轴托渠带归亦可也。一切男自知裁酌,兹寄回黄芽白菜子一包,查收,余俟续呈。男谨禀。(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)诰:同“告”。都是告诉的意思,但用法不同。下告上为“告”,上告下为“诰”或“诏”。秦以后“诏”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。宋以后“诰”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诗经
- 尚书
- 仪礼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大学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史记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南史
- 梁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水经注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史评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慎子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奇经八脉考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龙川别志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