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 交友篇·禀父母·述接待朋友之法
男国藩跪禀
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,十二月初五,接到家中十一月初旬所发家信,俱悉一切,男等在京,身体平安,癣疾已痊愈,六弟体气如常,纪泽兄妹五人皆好。男妇怀喜,平安不服药,同乡各家亦皆无恙,陈本六先生来京,男自有处置之法,大人尽可放心,大约款待从厚而打发从薄,男光景颇窘,渠来亦必自悔。
九弟信言母亲常睡不着,男妇亦患此病,用熟地当归蒸母鸡食之,大有效验。
九弟可常办与母亲吃,乡间鸡肉猪肉,最为养人;若常用黄芪当归等类蒸之,略带药性而无药气堂上五位老人食之,甚有益之,望诸弟时时留心办之。
老秧田背后角丘,是竹山湾至我家大路,男曾对四弟言及,要将路改于坎下,在檀山嘴那边架一小桥,由豆土排上横穿过来,其三角丘则我栽竹树;上接新塘坎大枫树,下接檀山嘴大藤,包裹甚为完紧,我家之气更聚,望堂上大人细思,如以为可,求叔父于明年春栽竹种树;如不可,叔父写信示之为幸,男等于二十日期服已满,敬谨祭告,廿九日又祭告一次,余俟续具,(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)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尚书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荀子
- 国语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避暑录话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帝四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
- 春秋